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073
摘要:强发育岩溶区溶洞发生概率和数量大,溶洞位置随机不确定。溶地区勘察周期长,勘察范围要比普通地区的范围要大很多,要视溶洞的大小深度选择基础形式,同时考虑上部结构形式与高度,各种因素造成地基造价很高,因此溶地区勘察设计一直是工程勘察和结构设计的难点。本文结合具体工程项目,重点研究了基础设计处理问题。
关键词:溶洞地区;基础设计;管桩;灌注桩;施工
1岩溶概况、探查与地基处理原则
1.1岩溶概况
所谓岩溶地貌,是指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由溶解水溶解可溶性岩石而形成的,又称岩溶地貌。主要有溶蚀作用,包括侵蚀、淹没侵蚀和流水崩塌。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泛,面积大。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灰岩、白云石、泥灰岩等)出露区,面积91-13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滇东、粤北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溶地区之一。
1.2岩溶探查
在岩溶地区地表波动较大,地表岩层往往十分脆弱。普通地质钻探是非常困难的,很难反映溶现场的情况,往往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往往在施工现场环境审查的过程中,对地基处理、基础选型方案的选择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施工周期长,工程成本较高,施工质量也很难得保障,所以在岩溶现场勘察工作不能简单。对钻探的依赖和对地球物理勘探的忽视应结合起来,并相互证实。电磁法可以探测基岩和土洞的埋深,划分上覆松散沉积序列和风化带,利用井间电磁波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探测地下洞穴、隐伏断层和断裂带。结合传统的钻孔,利用部分深孔作为电磁坡的发射井和接收井,实现点对面的勘探效果。勘探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初勘及已勘探的孔位情况,进行及时加大加宽。加宽的宽度建议以溶洞深度的一倍扩大。并应特别注意勘察是否有岩石生长及生长发育进度。
1.3溶洞地区基础设计原则
溶洞地区的基础设计选型,应根据工程地质情况、结构荷载、施工缓急程度、施工可行性以及投资控制等因素来综合确定。溶洞地区的基础设计基本采用两个方案:①避让溶洞。建筑及基础在平面上避让溶洞往往是不现实,通常在竖向上避让溶洞,即是尽量不采用有溶洞岩层作为基础持力层,采用溶洞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或经处理后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同时采用施工勘探技术,确保溶洞上方预留足够厚度的上覆土层,保证基础稳定及安全。②穿越溶洞。采用嵌岩灌注桩时,灌注桩桩底应保证具有足够厚度的完整岩层,而溶洞地区岩层表面通常不规则布置着大小不一的溶洞,此时灌注桩必须穿越溶洞到达较完整及稳定的岩层作为桩底持力层。穿越溶洞通常采用冲(钻)孔灌注桩或是沉孔灌注桩施工,当桩长较小,桩侧土层较好时也可适当采用人工挖孔桩。
2溶洞地区基础选型分析
依据溶洞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溶洞地区普遍采用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预应力管桩基础、嵌岩灌注桩等建筑基础。以上三种基本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或缺点。天然地基,它的适用性很强,施工也比较简单便洁,经济性能也较突出。预应力管桩基础,它的施工较快,经济性能也较好。嵌岩灌注桩,它承载力很高,沉降比较低。以下进行上述基本形式的详细说明。
2.1天然地基与复合地基
选型以浅基础为主,避免干扰岩层中的溶洞,大大减少工程投入和施工时间。当楼层数量少、荷载小时,自然地基是首选的。基础形式如果是独立、条形和筏板基础的,就可以依据特定荷载和工程地质做出选择。天然筏板基础可用于较高的建筑层。筏板基础,它的整体性好,也比较适用、施工方便等特点。一般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对于具有抗浮问题的地下室和裙房,可以采用抗浮锚杆筏基来解决抗浮问题。溶洞区浅层土层为平原填土、淤泥质或淤泥质土,可采用刚性桩或亚刚性桩进行地基处理。刚性桩与次刚性桩的组合可以有效地调整复合地基的刚度,保证塔楼、裙楼和纯地下室基础的均匀变形。例如,柳州市一个村庄的翻新住宅区,抵抗上浮的水位较低,塔区层数多,荷载较重,采用嵌岩灌注桩基础,裙楼和地下室采用天然地基筏。基坑支护不仅满足工程要求,而且基础和基础的不同形式满足刚度调平设计原则。
一些溶洞区中在覆土层会有土洞存在的情况,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加引注意。在施工前,应该实施合理的保护措施,提高稳定性。勘探方法可以依据洞室密度,然后再确定施工的方法。根据土洞埋深的深浅,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较浅时可采用开挖换填或强夯法对土洞进行塌方处理;较深时可采用注浆的处理方法。
2.2预应力管桩基础
当浅层地基承载力较低时,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结构压力时,宜采用预应力管桩。预应力管桩是标准化生产,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可做高层建筑的首选。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适用于预应力管桩基础,粘性土层适用于桩端持力层,避免桩端支护在溶岩层上的岩层。当岩层上方有深厚的粉土、淤泥质土或薄的或可能不存在的粘土或砂质土时,可选择全风化或强风化岩层作为管桩的持力层,并应注意管桩靴的选择。为了更好地控制管桩的施工质量,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施工超前钻孔。溶洞地区基础施工中应避免溶洞和土洞的干扰。管桩的打桩方法应为静载,施工后应注重桩的质量和承载力。预应力管桩基础的应用不仅节约了工程造价,而且保证了施工速度的加快,使混凝土结构的密封日期提前了一个月。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在溶洞区采用预应力管桩时,应特别注意溶洞基岩上覆土层中存在渗透性好的砂层。当有渗透性好的砂层时,当该地区没有预应力管桩的工程经验时,应认真采用或减小管桩的设计承载力,施工阶段孔隙水压力和密实砂层对管桩承载力的影响应及时注意,管桩的最终压力值应尽量增大,以保证孔压和密实砂层消散后管桩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对于有抗浮要求的纯地下室、裙房、预应力管桩,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拔出摩擦力。在广州某机场工程中,溶洞发育的部分地区基岩上普遍存在渗透性较好的中砂层。主体结构采用嵌岩灌注桩,地下室管沟区采用预应力管桩抗浮,预应力管桩持力层中等。预应力管桩在粗砂卵砾石层抗浮中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工程资本的投入,而且加快了基础工程的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2.3嵌岩灌注桩基础
在建筑荷载较大时,没有有效的土层作为预应力管桩的桩端持力层,可以使用嵌岩灌注桩基础。嵌岩灌注桩承载力高,沉降小,稳定性好,但造价高,施工速度慢。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柱间距往往较大,柱底轴向力很大。例如,在广州的一个机场项目中,岩溶洞穴是在地质上发育起来的。柱间距为18米,平梁结构宽度3-5层。柱底部的最大轴向力为70000千牛。如果采用预应力管桩,桩数大,承台平面尺寸和厚度大,但灌注桩可以非常适合这种结构。为了充分利用灌注桩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灌注桩多采用嵌岩桩,桩下桩数少,承载力大。因此,应特别注意灌注桩的设计参数、施工质量、检验(抽芯、超声波、落差观测等)。在溶洞强烈的地区,常有串珠洞或深洞。依照规范要求,灌注桩底部必须保证一定深度的完整岩层,从而使灌注桩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较大,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为了减少沉桩量,加快施工进度,通过理论计算和优化设计,可以考虑桩间岩层的承载力,减小下部灌注桩的直径。
3溶洞处理
溶洞治理的目的是阻断溶洞与外界的直接渗漏通道,防止水土流失。填充洞穴中的空隙,防止洞穴壁坍塌。对洞内充填的欠固结软土进行加固,可以防止软土在附加应力和自重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固结沉降变形,使充填材料与洞壁之间产生过大的空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承载力的特征值。
溶洞处理的质量要求:通过灌浆处理,裸露的土洞和溶洞体不再出现空洞;堵塞溶洞体的渗透通道,减少覆盖土层的土壤侵蚀,防止土洞的再次发生;通过静压灌浆,填料的强度可改善洞室流动状态和软塑性状态,或达到软塑性状态,提高洞顶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结束语:
总之,溶洞区域建筑基础设计与施工都是比较复杂的。基础设计的选择必须以科学原则为基础,认真分析地质条件,对比比较各类基础类型的适用性、施工可行度和经济性。溶洞区地质揭示程度低,不同溶洞区溶洞性质不同。溶洞地区的基础设计,要与当地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进行充发结合,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深度进行检测工作,促进建筑地基的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1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