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阴道助产方式4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两种阴道助产方式40例临床分析

程英莲

程英莲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医院妇产科350013)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阴道助产方式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3年间行胎头吸引术、产钳助产术各2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头吸引术的新生儿头皮血肿、新生儿黄疸高于产钳组(P<0.05),但产钳术产妇软产道损伤发生率、新生儿面部损伤高于胎吸组(P<0.05)。结论两种阴道助产方式互有优缺点,合理选择、规范操作,才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胎头吸引术产钳术产妇及新生儿互有优缺点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150-02

胎头吸引术和产钳术都是在第二产程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虽都为常用的阴道助产手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产妇的情况以及术者的技术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1]。掌握并合理地应用此两种助产技术,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协助产妇趁快娩出胎儿,使母婴转危为安,同时也降低了剖宫产率。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3年间行胎头吸引术2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产妇年龄17-42岁,平均28岁;胎龄37-42周,平均39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5例;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0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8例,继发宫缩乏力2例。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行产钳助产的2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其中胎儿宫内窘迫14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1例,继发宫缩乏力5例。产妇年龄18-42岁,平均30岁;胎龄37-42周,平均39周;初产妇16例,经产妇4例。两组均无头盆不称等手术助产的禁忌症,产前查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常规中血小板正常,血红蛋白大于7.0g/L,两组一般姿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方法

1.2.1胎吸术应用方法

胎头吸引器大体由吸头器、橡皮导管和抽吸器三部分组成,吸头器分为喇叭形吸头器、扁圆形吸头器、硅胶喇叭形吸头器。我院使用的胎头吸引器是硅胶喇叭形吸引器:形斯喇叭,内表面有多个均匀一致的小孔,可增加与胎头间的摩察力。胎头端借助于牵引柄管腔内橡皮管与抽吸器相联通,可用50ml的注射器抽气。使用条件:无头盆不称,胎儿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以下,且宫口已开全,胎膜已破者,早产儿因颅骨较脆弱易受损不宜作吸引术。其适应于第二产程延长者;胎头位置不正如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时手法回转有困难者;缩短第二产程,如母体有心、肺、肾病等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等,不宜用力过度者;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有疤痕者;轻度胎儿宫内窘迫者。禁忌症:头盆不称,胎位异常(颜面位、横位、臀位),产道畸形,产道阻塞,子宫颈癌以及子宫脱垂手术后、尿瘘修补术后[2]。使用前膀胱排空,取膀胱截石位,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手术者把吸引器头置于胎头合适部位,用50ml的注射器连接好管的另一端,抽空气60-80ml后获得所需负压,然后牵引把手,协助胎头娩出。胎头娩出后松开止血钳,取下吸引器。胎儿、胎盘娩出后检查软产道,缝合阴道、会阴。新生儿予以肌注维生素K15mg1次,以后改为维生素K13mg,口服,3次/日,连用2日,防止颅内出血。

1.2.2产钳术应用方法

产钳的种类很多,最常用的为Simpson产钳,此外还有适用于中位产钳术的Tarnier产钳,对于胎头位置高、枕横位或有倾势不均时具有特殊旋转胎头作用的Kielland产钳。我院使用的是Simpson的短弯产钳。目前我们均使用低位产钳助产术和出口产钳助产术,取消行中高位产钳术。产钳使用条件:无头盆不称,胎儿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以下,且宫口已开全,胎膜已破者。其适应症同胎吸术,另外臀位阴道分娩,后出头娩出困难时,可用后出头产钳助产,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发育不良及切口略窄、胎头较高,可用一叶产钳翘出。使用产钳禁忌症: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如颏后位、高直位或其他异常胎位;严重的胎儿窘迫,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结束分娩者;畸形儿、死胎应采用毁胎术;宫口未开全。使用前同样予膀胱排空,行单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后会阴侧切,使左叶钳正好达到胎头耳郭处,产钳置入后由助手扶持,保持左钳位置不变,再用右手持右叶钳柄的上1/3,使钳匙垂直于左手掌根,然后向左掌心慢慢插入。如果两叶产钳对合容易,说明置钳到位,否则如果难以扣合,说明可能查错方位或产钳放置不正,应当重新调整,必要时撤出产钳,重新放置。产钳放置正确后,通过牵引,协助胎头娩出。具体操作按照正规要求执行[3]。当胎头仰伸接近着冠时术者可慢慢取出产钳,继之按分娩机转,娩出整个胎体。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预防感染。新生儿予以肌注维生素K1预防颅内出血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产妇软产道裂伤情况、新生儿头皮血肿、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面部损伤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样本量、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以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两种阴道助产各20例出现以下情况的例数及出现率的比较例(率)

分组n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头皮血肿新生儿面部损伤产妇软产道裂伤

胎吸组2014(70)6(30)0(0)6(30)

产钳组208(40)0(0)4(20)12(60)

胎吸组较产钳组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头皮血肿升高,新生儿面部损伤及产妇软产道裂伤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术后情况

20例产妇中有软产道裂伤行缝合术后恢复良好;新生儿黄疸经加强喂养、退黄治疗、必要时予蓝光治疗后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黄疸;新生儿头皮血肿绝大部分血肿慢慢吸收,未发现致命的并发症如帽状腱膜下血肿及颅内出血;新生儿面部损伤给予面部护理等愈合良好,未发现面神经麻痹等。

2.2随访

母婴产后42天复查,体检及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产后半年继续随访,未见异常。

3.讨论

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两种阴道助产方式,胎头吸引术临床上对初学者来讲容易掌握,其操作简便,不容易损伤软产道,感染发生的机会较少;尤其适用于徒手旋转胎方位失败者;缺点为易损伤胎儿,若牵引不当,容易滑脱,且新生儿发生头皮血肿及出现黄疸并发症高,对早产儿不宜使用;出头慢,须配合产力,对不宜屏气用力者应慎用,使用前应该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产钳术较胎头吸引术的掌握有一定难度,需要有经验的医师操作,但其成功率高,特别在产力差以及胎儿紧急情况需快速终止妊娠的,其能迅速结束分娩,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结束分娩,称为第二产程延长[4],为缩短第二产程,可采用产钳快速结束分娩,但其对母体本身可造成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及可能对胎儿造成面部损伤等,因此,两种阴道助产方式应依据母体、胎儿条件及分娩进展情况合理选择,规范操作,才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现代妇产科手术与技巧》,史常旭,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8):128.

[2]《现代妇产科手术与技巧》,史常旭,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1(8):126.

[3]傅才英,吴佩,翁霞云等,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20-326.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