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算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简算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李波

李波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130600

摘要:本文是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这一问题着重从教学情景和研究过程这两个环节深入谈自己的看法,强调要运用多种方法、联系学生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在师生互动教学活动中,轻松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提高学生简算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研究过程研究方法教学原则教学模式

简算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操作,更是一种复杂而系统的心智活动,不仅要会依据运算定律对要简算的算式进行简算,更要注意在过程与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选用最优方法进行简算。针对于此,我们确立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简算能力》教研主题,认真研究提高学生简算能力的策略,实现算法多样化与最优化的有机结合。

一、研究过程

主题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主题研讨。

第二阶段:实践探究。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

在第一阶段我们围绕主题从不同侧面进行研讨。在第二阶段中我们重点进行了课前会课、课中备课、课后研讨,完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过渡语主任和大家都有反复推敲。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组内两位老师围绕除法的简便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成功展示了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简算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方法

1.测试法。即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简算的掌握情况。

2.调查法。即课下和学生谈话,寻求学生在简算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有针对性的、选用学生喜爱的方式精讲精练。

3.行动研究法。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想、去做、去总结、去提升。

三、理论依据

简算是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并提倡算法最优化,同时简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提高他们的简算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遵循的教学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坚持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在服从一堂课整体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重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的原则。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要注意分层次设坡度,依据小学数学学科的逻辑系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五、教学模式

模式一:复习引入,初步感知--揭示课题,明确目标--主动探究,猜想验证--质疑问难,发展个性--算用结合,形成能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模式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动手操作,感受新知--自主尝试,总结规律--算用结合,形成能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1.复习引入,初步感知。方式一:以原有的口算和学过的加、减、乘法简算作铺垫,为学生知识迁移埋下伏笔,引出要探究的除法简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方式二:选择口算题目不要过难,数目不要过大,再用两组算式对比的方式,引出新知。

2.揭示课题,明确目标。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

3.主动探究,猜想验证。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模式。模式一:赵老师首先创设植树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们寻求数学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在学生说明不同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两组算式。然后针对算式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中通过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结论。总结规律。模式二:陆老师首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苹果,汇报分的过程。列出不同算式。让学生找出两个算式之间的关系。通过组织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比赛,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哪种方法计算简便,速度快而且准确。然后让学生观察三组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4.质疑问难,发展个性。质疑环节,大多数学生当你再问他们有没有不懂或不会的问题时,学生经常会不假思索地说“没有”。这时老师可以提出质疑,让学生积极动脑,充分思考,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

5.算用结合,形成能力。第一层次: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二层次:提高训练,学生应用规律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第三层次:思维训练,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6.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设想

1.简便计算应用与计算间隔,学与用脱节。学生只知道在计算题中要简算,却不知道学习了简便运算更重要的是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

2.学生忽略算法最优化。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计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主动运用优化思想进行计算但忽略“最优化”方法的选择。

3.个别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运算定律和性质比较灵活,致使一些学生使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显得不强,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