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宋会贞
【中图分类号】G512【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12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地理学习理念把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生在学习人类几千年的熟悉成果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现的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亲自观察,主动探索,从已有的知识和所提供的材料中,自己概括出新的知识和原则,发现规律。当前,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地理教学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先导,积极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自行学习,自行探索。在新教材教学中,我努力快速地把握新教材,注重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前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轻松自如地氛围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重点进行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并在课堂中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自我质疑、思疑、解疑
兴趣产生激情,激情产生快乐。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选择新颖、别致、有趣的教学方法,同时合理优化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导课激“趣”,良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关键,好的导课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导课导的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其注意力,使其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地球的动力”一节教学中,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不可能实现时,我们通常会说这样的话:“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实事上,太阳真的会从西边升起来吗?再看看我们这里的房子(北纬35度附近),为什么门窗一般都朝向南方呢?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一下子提高了兴趣,这时教师展开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地去探究“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点了。
教法激“趣”。摒弃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法,努力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谈话式、辩论式、探究式、讨论式、角色扮演式、游戏式、实践活动式等。当然还要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实物标本、图片、学具、多媒体课件等,进行直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行使用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做到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变教法,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当演员,学生在下面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好像上课是教师的事,和他们无关似的,这样就极大扼杀了学生的求知识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求知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因此,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知识。从而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纬线和经线”教学时,就让学生在乒乓球或排球等上面写出北极和南极,划出经线和纬线,自己分辨出东、西球和南、北球等,学生这一实际操作,使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对经纬线这一抽象知识,就理解得深刻透彻,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当然还要根据每节课知识点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师生互动形式。如在学习“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报“河南省空气质量日报”,而后再让学生说出本地空气主要污染源,提出减少空气污染、降低大气粉尘的措施,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积极思维、踊跃发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辅助,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目前法定程序开展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地理而言,从其学科体系和知识内容上看,文理兼具,带有一定的综合性。许多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仅凭课堂讲授,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围绕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具体做法是:(一)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利用实习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探究学习能力。
四、注重双基落实、优化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
受传统教材罗列知识,陈述式体例的束缚,以往我们再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只能在教师的灌输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这严重地妨碍了他们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体现着课改精神的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的快乐。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双基知识。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能力,只是就成了死水枯木。努力的高低,归根结底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这就要求对基础技能的教学要夯实,对各知识点的学习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以往为教知识而教知识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记硬背,一方面要利用教材中的附图、插图、自然景观图、寓意深刻的漫画和各类图像,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学科的综合能力、掌握学科的知识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及变化规律,使之规律化;运用各种图像、图表、地图、做的图文结合,使之形象化;联系有框图,比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实现“五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综合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积极推理等多种能力的形成过程。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高效能的教学,而且是现代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并交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学有法,学无定法,让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扬长避短,努力探索出更多、更新的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