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STEM教育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范向阳

江苏省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铜山分校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资料的查阅,将STEM教学模式应用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探索。首先对于该课程的现状和STEM教育的概念进行了阐述,然后以该课程中的“脚手架工程”的具体内容为例,从问题分析、课程准备和实施验证三个阶段出发,详细的阐述了STEM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STEM教学模式;建筑施工;教学研究;教学探索;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政府加大了对国内建设和海外援建的资源投入,使得我国建筑产业又重新步入了新的阶段。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建筑行业市场的人才素质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所以如何为市场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如何帮助学生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写作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基于STEM教育的教学模式来解决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教育不满足企业需求,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和实训效果差等问题。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为例,详细说明了STEM教学模式如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拓展。

一、相关概念概述

1、《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中职建筑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目的是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是由于该课程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无法适应企业对于岗位的需求,存在着如下问题:

首先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结合问题。理论和实践是课程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理论部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模式,以丰富的教学方法为手段来展示课程学习内容,达到促进学生掌握施工技术基本理论的目的;实践部分是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身体力行,达到巩固学生的施工基本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施工安全意识,锻炼学生的施工应用能力的目标。所以让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紧密结合,让两者达到相辅相成则是大多数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由于受制于实践场地和相关仪器的限制,领导观点和社会责任的限制;往往没有充分的时间,完整的实践内容,保证足够的实践环节,导致两者的比例失调,进而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脱离现象,使得学生无法完成职业技能的完善目标。

其次是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该门课程中更是如此。因为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对现场施工实践的种种要点有所掌握,才能将理论和实践内容相结合。但因为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所限,无法为教师提供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机会,进而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最后是教材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课本教材因为编写时间固定的关系,无法兼顾这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无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而学生学习之后无法在施工岗位上进行熟练运用,同样对人才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2、STEM教学模式分析

STEM教学是一种以各个领域的交叉融合为基础,以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为主要框架,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STEM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经过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最终应用到了美国高校的各个领域。而我国的STEM教育模式起源较晚,从2008年开始才有研究人员对STEM教学模式加以关注。所以将STEM应用到《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而举措,而且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依照课程所列举出来的项目教学也更方便学生的理解,更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于STEM教育的《建筑施工技术》教学实施

1、问题分析阶段

本文主要以《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的“脚手架工程”内容为例。对“脚手架工程”项目的教学实施设计必须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之前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能够把之前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同时掌握各个施工技术在施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增强安全意识,所以在选取项目上必须兼有典型特征。笔者选取了前段时间湖北发生的的“3.27脚手架垮塌事故”的事故原因作为项目的主体,该事故主体原因在于施工方对高处平台的搭建失误、浇筑工艺出现问题、相关责任方未进行报建手续和无监理单位等等,种种原因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笔者计划以“3.27脚手架垮塌事故”为引,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详细的介绍有关脚手架工程中的各个知识点,将之前的学习内容融入到课程之中。

2、教学准备阶段

小组学习是实践类课程的主要应用模式,学生能够在合作中探究、竞争与成长。可以将学生分为五个人一个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配备一个组长和一个记录人员,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由教师为每个项目进行明确的要求,为学生指明项目学习的方向,同为也负责调动起学生项目学习的兴趣。

3、实施验证阶段

(1)项目概念的引入

笔者首先通过投影视频和新闻,为学生介绍了“3.27脚手架垮塌事故”发生的的经过,并且引入本次学习的几个概念: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垂直运输设备、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施工规范。将这几个概念引入后就能结合之前学生学到的建筑施工知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之前学到的知识点在建筑施工的具体应用。

(2)方案的构思与实现

无论是项目的方案构思还是方案的实现,首先都应当是以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形式,这既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发挥,也是STEM课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考量的要求。如在“3.27脚手架垮塌事故”项目之后延伸的简易脚手架搭建实训操作中,方案的构思应侧重于“脚手架之间的有效连接和稳定性”“脚手架操作规范的严格执行”及“脚手架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设计、分析、实训等阶段都应遵循这一结论。就“实现”而言,这一项目本身难度并不很大,但它会影响学生之后关于砌筑工程的验收规范和安全技术等有关概念的理解、接受、实施、应用、升华,这些则是实训中难度较大的部分。

(3)最终成果展示和评价

在施工技术课程实施中,成果展示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结果质量,应采用动态的、不断趋于合理的展示方式。评价方面,我们要大胆地把工作交给学生去完成。例如可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打分细则;如何避免评分中的不科学、不合理和情绪化;如何有效进行互助合作;如何选择组内发言人以准确地反映小组目前的研究状况、研究困境;如何保持友好的竞争关系而避免发展出评价冲突。在展示中,笔者提倡实事求是,小组内的自我评价和小组间的质性评价相结合,达到熟练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效果。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改革措施,经过学校和教师应该共同努力,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使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建筑施工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实现培养适应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为建筑市场提供更多的具备工程素质和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硕.《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探索[J].才智,2017(14):125.

[2]韩东静.《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浅论[J].考试周刊,2015(36):17.

[3]李祖亮,李洪圳.STEAM教育探索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1):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