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邓必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邓必康

邓必康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中心医院;湖北巴东444329)

[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进展。方法:通过对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开放性骨折切口感染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其临床特点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两种,会来自影响医疗质量与患者的康复进程,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身心痛苦。结论:通过建立手术室管理制度,加强质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开放性骨折;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防护

手术切口感染是普通外科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占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14~16%,手术切口感染不仅延缓患者康复,甚至引起全身感染,而且还会影响医疗质量,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据相关研究报道,手术切口感染既有患者自身机体内源性因素,又有围术期医疗外源性因素[1]。

1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1.1内源性因素

1.1.1年龄因素

高龄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较高,分析是由于高龄患者自身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且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危险因素,并对手术创伤及细菌侵袭耐受性低下,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

1.1.2合并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较高,常影响白细胞吞噬功能和切口处的纤维母细胞修复功能,抑制切口处肉芽的生长,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并影响切口愈合进程,易导致切口裂开,增加感染风险。

1.1.3开放性损伤

部分普外患者合并开放性损伤,如皮肤破损和开放性骨折等,往往破坏了皮肤的完整性,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使细菌直接进入皮下组织而引起感染[3]。

1.2外源性因素

1.2.1皮肤准备

住院时间较长:医院病原微生物较集中,因而住院时间越长,受感染机会越多,另外,留置导尿管、胃肠道切污染等亦会增加革兰阴性杆菌切口感染。

1.2.2手术操作熟练程度

手术切口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越长,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越高,据相关研究报道[4],手术期间每小时降落于术区的细菌可达35000~60000个/m²。若手术切口时间暴露越长,机体创伤越大,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引起肠道菌群易位生长,且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切口附近皮肤汗腺排出的细菌越多,亦会增加切口感染的风险。

1.2.3环境的因素

若术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亦会使术野切口、各种医疗器械遭受空气污染,且是患者及医护人员携带病原菌污染几率增多,因而术室内空气环境也是细菌侵入切口,致使切口感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预防措施

2.1清洁皮肤

采用0.5%碘伏进行清洁皮肤,0.5%碘伏消毒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肤消毒及术野消毒的最佳消毒剂,碘酊、安尔碘等含碘消毒剂杀菌对数值可在1min内达到≥3,有效杀灭皮肤上的细菌,且对皮肤黏膜无不良影响。

2.2洗手消毒

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提高提高医护人员术前洗手依从性,保障手卫生清洁与消毒,同时定期检测普外科手术室医护人员手部细菌培养,以切实控制切口感染。

2.3引流管消毒

放置引流管时,注意无菌操作,确保引流管和切口接触部位清洁,预防放置引流管的组织发生感染,并保障引流管通畅。

2.4护理管理

(1)成立感染管理小组,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考核,在实践过程中要细心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制定相应的控制预防措施;(2)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感染预防的相关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年轻护士的培训,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效率。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的直接参与者,在护理操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避免侵袭性操作,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定期消毒设备与器械,确保护理工作安全进行。(3)将手术室感染作为感染管理的重心,加强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老年患者以及创伤性患者等高危人群的管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5加强安全管理

(1)环境管理:加强对手术室各个环节的环境进行相应管理,如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器械消毒等,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检修与更换,避免消毒不彻底增加手术感染的发生风险,严禁不合格物品在临床中应用,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安全进行。(2)手术信息管理: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体位、手术用物、手术步骤、麻醉方式等,并了解手术医生的手术习惯,对于特殊患者在术前要与手术医生共同对患者进行访视,并沟通手术需要的准备工作。(3)手术物品管理:术前、缝合前以及缝合后,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都要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等进行清点并及时记录,保证其完整性。实行专人负责制,无特殊原因不可更换手术护士,如要更换要进行严格的交接,确保物品无误。(4)强化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开展护理安全知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全意识与法律,学会在工作中保护患者的同时保护自己;将学习、培训、考核有机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感控意识、安全意识,规范了各项无菌操作规程,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另外,要掌握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合理排班,避免长期、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保证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护理。

3小结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较复杂,既有内源性因素,又有外源性因素,为进一步控制术后切口感染,应建立严格的手术室管理制度,加强质控管理。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加强质量考核,严格落实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指南,可有效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提高医疗质量[5]。

在执行手术室管理制度的同时,还需对普外科手术室医护人员加强院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开展洗手操作培训、无菌观念及操作培训等,并建立院感管理小组,制定院感控制计划,每日监督检查计划落实情况,以提高科室院感管理水平。另外,还需针对不同感染风险因素及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地控制措施,以此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1]郑海波.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70-271.

[2]关键,梁文晶.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19-119,120.

[3]朱志杨,阮新贤,林凌等.肝胆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701-702,705.

[4]姚金波,侯波,周美平等.骨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4,(16):3572-3573.

[5]李恒,李飞,江山等.4401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497-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