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分布规律

刘九飞高富年

刘九飞高富年(辽宁省盘锦市武警8610部队医院药械科124010)

【中图分类号】R9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95-02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选取我院88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特征主要有过敏、消化道反应、肝肾毒性、血液系统毒性、肌腱炎和肌腱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静脉注射给予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应科学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掌握其适应症,降低患者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不良反应分布规律

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和不良反应相断发生[1]。新上市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替马沙星(Temafloxacin)1992年在英国上市仅15周后,因发现有过敏、溢血、肾衰等不良反应而停用。为了确保人们用药安全,降低和避免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我院对88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具体叙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88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均采用卫生部ADR监测中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的标准。对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其分布。

2.结果

2.1ADR的临床表现特点

氟喹诺酮类药品所致的ADR的临床表现特点主要有:①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主要有表现在皮疹,共发现46例,占52.3%;②消化道反应:其中恶心、呕吐9例,占10.2%;腹泻、腹痛16例,占18.28%;③肝肾毒性:发现肝肾毒性7例,占8.0%;④血液系统毒性10例,占11.4%;此外,本组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炎和肌腱损伤。

2.2患者分布情况

88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者,其中男性58例(65.9%),女性30例(34.1%);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1.5岁,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所示。

2.3用药情况

2.3.1用药途径

本组88例中,静脉滴注56例,占63.6%,口服给药30例,占34.1%,外用给药2例,占2.3%;单一用药的38例,占43.2%,与其它合并用药的50例,占56.8%。

2.3.2用药种类

88例ADR患者中,给药品种包括9个药品,其中主要是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等。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见表2所示。

表2引发ADR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药品种类病例数所占比例(%)

诺氟沙星1517

培氟沙星1213.6

依诺沙星1213.6

氧氟沙星78.0

环丙沙星910.2

洛美沙星66.8

氟罗沙星910.2

二氟沙星1112.5

司帕沙星78.0

2.3.3用药不良反应时间

对ADR发生时间进行分析,大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输液过程中,过敏休克发生在5min之内,8例发生在3小时之后,其中有1例发生在24小时之后,考虑为迟发性ADR。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ADR发生时间统计

3.讨论

氟喹诺酮类,又称吡啶西酮酸类,属化学合成抗菌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尿路、肠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软组织,腹腔、骨关节等感染[2]。目前临床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这些药物对G+球菌和厌氧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具有吸收好,组织浓度高等优点[3]。但近些年有关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

本文对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男性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发生不良反应略高于女性,但是否其发生的概率与性别有关,还需进一步的研究;②大多数不良反应发生的时间发生在180min之内,也有个别发生24小时之后,这说明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产生不良反应时间过程可能较长,用药后需要进行监测,一旦出现不良情况,要能够熟练采取相关处理措施;③从年龄来看,使用氟喹诺酮类药品产生不良反应主要在45~65岁之间。

总之,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一定要清楚了解患者的病症,务必做到正确、合理用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参考文献

[1]邓盛江.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J].中华泌尿外科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7(3):41-46.

[2]李贤文.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使用对策[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6):376-377.

[3]王永林,高雯聪,陈创斌.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29例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