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周霞

周霞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将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应用入手,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造力;培养;方法;途径

作者简介:周霞,任教于河南省商丘市第八中学。

21世纪是竞争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将集中体现在创造性人才的竞争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的主旨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受多种因素制约,不但需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锻炼,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具备创新素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技巧和方法,以及教学因素以外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本文将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运用入手,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全方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制高点。要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尤其是物理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提高自身素质做创新型的教师。

1.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力争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俗语说“思路决定出路”。要想进行创新教育,就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运用最新的教育方法,摒弃原有的“满堂灌”、“教条式说教”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学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和经验时,不应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结论或那些所谓标准答案,而要鼓励学生亲自进行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教学观念、内容、方法,以适应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2.紧盯时代步伐,勤奋学习,为自己充电,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然而,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也并非全知全能。所以,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获取新知识、课外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技能,既是专家,又是杂家,既要有扎实的本学科专业知识,还要博学多才,并具有多种智能和管理能力,以有效指导学生在包罗万象的信息面前学会筛选。与此同时,为使教学技巧灵活而巧妙,教学手段现代而优化,还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从而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乐于奉献,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力争做到德高为师

热爱教育事业是执教者的魂,是耕耘者的根。只有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影响、塑造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探索,特别是对问题学生,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耐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爱护他们,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陶行知曾告诫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用满腔的爱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用智慧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是教师德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源泉。

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组织教学,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动力

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物理教学中恰当的创设问题情景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帮助很大。俗话说的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这种求索的心理倾向,有力地推动学生去问、去学、去思考、去探究。因此,教师富有启发的提问,会引起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中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例如:笔者在讲述“摩擦力”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一辆汽车停在路上,一个小孩子能推动它向前运动吗?”话音刚落,同学们哈哈大笑,认为这决不可能,于是笔者又启发大家:“如何能推动呢”?同学们积极思考,“能推动,只要条件满足,什么都推得动!”这样笔者将话题引到摩擦力问题,摩擦力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得很好,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的习惯。

2.注重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探究学习”的倡导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他强调学生学习方法与过程,认为探究式过程和方法适合在理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进一步指出,教师的新技术和习惯,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式教学的运用符合现代教学改革的要求的,是现代理科教学常使用的模式。在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中,要让学生学会系统思维,掌握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的能力;学会逆向思维,掌握从反面分析问题的排除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亲历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过程,享受到成功的愉快和喜悦,提高自信心和坚定品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感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物理学本是一门以观察和试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发展史其实就是物理学家的试验探索史。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打下基础。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分组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器材和步骤进行实验,并交流个自的方法与心得,并做出评价。

教材中还安排有很多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应当将这些实验成为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并在教学中经常开展这类竞赛,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环境,在不同情况下培养学生善于应变创新的应用能力,使他们的创造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充分运用非教学因素,营造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所在。然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受许多因素的制约,除了教学因素以外,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近年来,合作教学的兴起为我们探求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展师生之间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良好基础。在教学上创建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活跃教学气氛,非常有益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只有主动地去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师生双方也才能在一种平等民主的基础上合作共处,共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2.建立和谐的教育情境,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主客观环境,教育情境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教育情境可以促进师生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造性才能的形成。因此,教学中要设计良好的教育情境,优化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次,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心理气氛,建设和培养创造型班集体,是最大限度地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所在。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素质,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新世纪呼唤创新人才[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2]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1999(3).

[3]王正伟.中国教育创新教师论坛[J].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八中学

邮编:476000

MethodsandApproachestoCultivatingStudents’CreativeAbilityinPhysicsTeaching

ZHOUXia

Abstract:Cultivatingstudents’creativeabilityisthegoalofmoderneducation,especiallyqualityeducation.Thispaperdiscussesmethodsandapproachestocultivatestudents’creativeabilitystartingofffromimprovingteachers’qualityandapplyingnon-intelligentfactors.

Keywords:physicsteaching;creativeability;cultivation;methods;approa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