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静史英琴佟福勋(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医院163461)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18-02
【关键词】肺部基本病变CT表现
1结节或肿块
通常临床上将直径等于或小于3cm的病灶称为结节,而直径大于3cm的病灶称为肿块。CT对观察肺部肿块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及对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明显优于X线,而且增强扫描有助于肿块的定性诊断。
1.1肿块的部位许多疾病均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如结核瘤多发生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肺癌多位于上叶前段、中叶或下叶基底段;肺门附近肿块多为恶性;良性肿瘤多位于肺周边部;转移性肿瘤为多发,并位于肺表浅部位。
1.2肿块形态分叶状肿块多见于肺癌,但亦可见其他良恶性肿瘤或结核瘤。良性肿瘤多呈圆形、卵圆形。含液肺囊肿深吸气和深呼气相可见其形态发生变化。
1.3肿块的密度良性肿块与炎性肿块一般密度均匀,测量其CT值可以确定是实性软组织肿块、水样低密度肿块或脂肪性肿块。恶性肿块多为混合密度肿块,其内可见“空泡征”或坏死空洞。良恶性肿块内均可发生钙化,CT值在100HU以上。
1.4肿块的边缘良性肿块边缘光滑整齐,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边缘可有不同程度的棘状突起或毛刺征及血管集聚征,后者系肿瘤内瘢痕牵拉血管向肿瘤内集聚所致,多见于周围型肺癌。有时炎性肿块亦可见有长毛刺征。
2空洞与空腔
2.1空洞是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而充满空气形成。CT对发现各种空洞性病变较X线更清楚、更明确、更直观。按病因将空洞分为炎性空洞和癌性空洞;按洞壁的厚度可分为薄壁空洞和厚壁空洞。
(1)空洞部位:结核性空洞多见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肺脓肿以上叶后段及下叶背段较多。肺癌空洞以上叶前段及下叶基底段较多。多发性空洞以肺结核及肺脓肿多见。
(2)洞壁厚度:洞壁厚度在3mm或以下者为薄壁空洞,外缘清楚,内缘光整,多见于肺结核。洞壁厚度在3mm以上者为厚壁空洞,外缘多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内壁光滑者见于肺结核和肺脓肿;内壁凸凹不平或呈结节状多见于癌性空洞。
(3)空洞内容物:结核性空洞多无液平或有浅小液平。肺脓肿可见有多量液平或见气液面。肺曲霉菌病空洞内无液平,但曲菌球所致的空气半月征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偏心性空洞与壁之间形成半月形空气影。癌性空洞多无液平。
(4)空洞周围结构改变:结核性空洞周围有“卫星灶”,癌性空洞可见阻塞性肺炎等。
2.2空腔空腔表现壁菲薄的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腔内多无液平,周围无实变。先天性肺囊肿的囊壁多较薄而均匀。肺大泡壁厚不足lmm,厚薄均匀,且多发生于胸膜下区,大小不等。
3钙化
在纵隔窗上钙化灶的密度类似于骨密度,CT值常可达100HU以上,而肺窗上无法识别钙化影。钙化可表现为细粒状、结节状、层状、爆玉米花状及不规则影。层状钙化多见肉芽肿性良性病变。肺门淋巴结钙化常见于尘肺和淋巴结核。爆玉米花样钙化多见于肺错构瘤。不规则形钙化良恶性病变均可见到。弥漫性小结节状钙化多见于肺泡微石症、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尘肺。
4肺不张
肺不张是支气管完全阻塞引起,可由腔内病变阻塞和腔外病变压迫所致。CT表现与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肺不张的程度有关。
4.1肺不张的形态病变肺体积缩小且密度增高。一侧性肺不张多表现为肺门区球状密度增高影。肺叶不张在各肺叶表现有所不同,但多呈三角形或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不张的肺贴近纵隔或脊柱,或向肺门移位,边缘内凹。肺段不张表现为类圆形、楔形、条带状或线形致密影。
4.2肺不张的密度改变急性完全性肺不张表现为均匀性高密度影。肺结核或炎症、外压性肺不张,表现在肺不张影中可见支气管影,称为支气管气像。中央型肺癌所致阻塞性肺不张中可见支气管液像,表现为支气管内充满液体时略呈低密度表现。
4.3肺不张的邻近改变支气管阻塞所致的肺不张,邻近肺多有代偿性肺气肿表现。叶间裂多向病变区移位,纵隔可向患侧移位,同侧膈升高。外压性肺不张可有明确的胸腔积液或气胸CT表现。中央型肺癌所致的肺不张在肺门部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右上叶肺不张时可见到“S”征。球形肺不张可见邻近胸膜增厚。
5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过度充气膨胀状态。依据肺气肿发生的原因、部位及范围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5.1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和尘肺。肺窗上可见两肺血管纹理稀疏纤细,肺透亮度增高,胸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肺大泡影,气管前后径增大呈刀鞘状。
5.2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主要见于支气管异物、早期肺癌及炎性支气管狭窄。肺窗上CT表现为局部肺透亮度较正常肺组织明显增高,且肺纹理稀少。一侧性肺气肿可致纵隔向对侧移位,局限性肺气肿邻近结构移位不明显。
5.3间质性肺气肿由于肺泡或支气管破裂后,空气进入肺间质、纵隔、心包或胸骨切迹上方的皮下,CT可明确积气的部位并可见相应的气体影像。
参考文献
[1]徐作军.结节病[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3期.
[2]孙开宇,甄永强,滕琳,吴立平.B超及胸部CT导引下经皮针刺肺周边孤立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