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玲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成人教育中心063000
摘要:在农村推广沼气池建设,能解决农民生活所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推动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沼气池资源环境
现在,农村沼气建设已具备了新一轮发展的良好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为农村沼气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胡锦涛同志早在二零零五年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要加大农村沼气建设推广的力度,使广大农民向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转变,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指出:“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大力支持、积极引导发展农村沼气,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坚定的政策取向,必将产生强大的政策导向作用,为农村沼气的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下面就沼气在农村的可发展性从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一、发展农村沼气,对农民增收有着令人惊喜的作用。
发展农村沼气,不单单是能解决群众生活用能,而且可以带动生态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促进高效种殖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有着令人惊喜的作用。
据资料分析,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建池体积一般是8~10立方米,如果使用新型高效沼气池技术,一年可产生沼气380~450立方米,提供的热能能够解决3~5口人的农户10~12个月的生活燃料,年可节省柴草2000千克以上,节约电200千瓦时左右,仅此两项可节约200~400元的开支,另外还能减少作物秸秆的燃烧。种植业增效也在150元左右。1口沼气池带来的直接效益在800元左右,两年即可收回成本。沼气池使用年限按15年计,如果建池成本分摊到每年则为100元。这样,每年农户使用沼气池带来的直接纯效益就是700元左右,人均增加纯效益150~200元。
如果把沼气综合利用与发展庭院经济、发展生态农业联系起来,那么沼气就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据另一资料反映,沼气1万口,每年可提供优质肥20万吨,相当于节约化肥5000吨左右。沼肥作为高效有机肥,肥效能提高30%左右,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70%。沼液浸种能使粮食每亩增产3%~5%,养鱼每公顷水面增产约400千克,养猪可提前出栏1个月,头均节饲料40~50千克。将沼气用于贮粮,不但减少了化学农药的消耗和粮食损失,还消除了粮食贮存中的污染;将沼气用于水果保鲜,可以保持水果的品质,延长供应时间,提高经济价值;沼液用于果树、农作物喷肥,增强了抗病性和防冻能力;沼渣用于施肥、栽培食用菌,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无公害蔬菜产量。如果把沼气池建设与优果工程或无公害大棚蔬菜等高产值作物生产结合起来,带来的效益会更大。
二、沼气建设对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极为重要,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决定了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各种生活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迫切需求改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使用优质燃料。但是我国资源短缺的国情决定了农村地区的能源商品化无论从资源、资金、运输还是环境方面都是无法承受的。尽管煤炭、电力等商品能源在农村的使用迅速增加,但沼气做为一种廉价的能源显然更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沼气最大的一个被农民欢迎的好处是一次投资花钱不多,并且可以长期使用,这一点正好符合农村用秸秆、薪柴做饭取暖不用花钱的习惯。开展农村沼气建设,将人畜粪便通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替代煤炭、薪柴和秸秆,既可以解决农村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也可以满足广大农民对使用优质、清洁能源的需求,极大地减轻了农村妇女的劳动强度。沼气在使用方法上避免了使用秸秆的烟熏火燎和做饭的费时费力等弊端,改善了厨房卫生,节约了做饭时间,而且可以使生产生活垃圾实现资源化利用,清洁了环境,可节省农家柴草在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的劳动力消耗就不用说了,使用沼气节约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干更多更有意义的事。
另外,在很多农村共同存在着“能源短缺——乱砍滥伐——生态破坏——能源短缺”的恶性循环。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可产气300方,平均每年节约2000-2500公斤薪柴,相当于保护了3至4亩林地免遭砍伐。
三、沼气建设还可以开辟新的就业途径,能够巨大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沼气工程建设,能够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
沼气工程建设其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项目,又因其效益显著,能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动中去,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从而能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
在农村推广沼气池建设,能解决农民生活所需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肥料,推动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