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潘孝金,南京江宇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是一种量大面广的重要施工工具,且周转频繁的重要分项工程,其技术要求和安全状况亦成为施工技术与安全监督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就其中典型的模板的性能及施工要求进行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模板技术;钢模板;竹模板;塑料模板
随着高层建筑在国内的兴起,我国的建筑结构从以砖混结构为主转向采用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用钢量少、防火性能好和造价比较低的现浇混凝土结构,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模板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1模板安装的一般原则及措施
1.1安装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对模板工程提出如下五点基本要求:
①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尺寸和相互位置准确,即模板的平面位置、标高、形状以及截面尺寸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②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亦即要求模板工程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
③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灵活,并满足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等工艺要求。构造简单,则受力明确,适合集中制造,便于提高模板工程制造的机械化、工厂化,节约原材料。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满足后续工序的工艺要求。
1.2模板体系选择的依据
①工程结构特点。模板的选择应首先满足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既要保证结构的施工质量,又要节约资金,还要加快施工速度。通常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以及不同的结构体系合理地选择模板体系。
②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情况。模板体系的选择受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制约,模板的类型、尺寸、重量、装拆都和起重机械有关。
③施工组织管理。模板体系的选择是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果,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主要应用模板
2.1钢模板
全钢大模板就是一种新型模板与脚手架技术,它以3mm~6mm厚钢板拼装成建筑模型,钢板背侧由配套的楞条与连接件相连接,组成牢固的模板结构。
2.1.1钢模板工程性能
与传统木模板相比全钢大模板有施工方便、经久耐用、施工噪声小、节约木材、寿命周期成本低、混凝土成品观感好、省去墙体表面抹灰找平工序等优点。目前在高层剪力墙结构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全钢大模板作为一种新型模板技术,还存在自重大、对塔机性能和工人素质要求高、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等缺点。
2.1.2钢模板的拆除
大模板拆除方法是先抽出对拉螺栓,再松动可调式支承杆,并用锤子轻敲模板使模板向后倾斜与混凝土分离,再进行起吊。吊拆大模板时要注意使吊钩位置略倾向于模板移出方向,防止模板撞击墙面。模板拆除后应利用混凝土强度还不太高的时机立即对模板背面横楞上残留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否则将导致混凝土越积越多,增加模板自重,且不易清理,清理时因混凝土强度大易对大模板造成损伤。
2.2竹模板
2.2.1竹模板工程性能
竹模板本身强度、硬度较高,能防止所浇混凝土自落时对其造成伤害及恒载作用下,模板不发生破坏。竹模板柔性及弹性较好,在水工结构特殊部位如圆弧面、扭曲面利用其特性可制成异形模板,使得混凝土工程满足设计要求;竹模板密度较高,吸水率小,干缩湿胀系数较小,在水位变化区或经常潮湿的环境中使用非常适宜,不会因水、潮气造成模板变形影响混凝土质量。浇筑后对混凝土还有保水作用,避免混凝土内水分短期蒸发
2.2.2使用注意事项
①选择防水性能好的竹胶合板做模板使用。竹模板防水好,在使用时不易吸收水分,其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变化就小。
②不能直接用厂家所给的模板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模板支撑设计。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应进行竹模板湿变形支撑计算与刚度验算。无条件进行竹模板模拟湿变形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测定的施工单位,也可只进行模拟相对含水率测定,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再以计算值进行模板的支撑计算与刚度验算。
③不进行支撑计算的施工单位使用竹模板时应加强支撑以防止变形。可采用主龙骨与快拆次龙骨相结合的办法加强支撑,既能较快拆模,又省龙骨材料。
④对用竹材胶合板做模板的工程,主龙骨的支撑要注意扬长避短,即主龙骨的长向要与模板长向相垂直,使模板发挥具有较高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保证其刚度。
3结语
作为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一环,模板的安装看似简单,但是其安装质量却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工程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模板措施,要达到安全,经济均良好的效果。施工中要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程,保证模板的安装质量,为整个工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继年.谈建筑施工中模板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6):223.
[2]刘鹏.塑料模板的开发与应用[J].施工技术,2007,(2):47-48.
[3]郑永福.竹模板的优良性能及安装方法[J].吉林水利,2004,(6):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