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李刚

(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公司辽宁省阜新市123000)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电力需求不断增高,在电厂常规化运行过程中,要对设备进行全面化管理,才能满足设备维修管理项目的实际需求,因此,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措施。对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电厂相关项目负责人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电能主要供应的电力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各类型在对电厂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的过程中,要对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地排查和处理,升级管控措施的稳定性,无论是从人员素质方面还是维修管理技术方面,都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且技术性较高的控制机制,实现管理体系的全面升级。

1.电厂机电设备检修管理的意义

为了能够保证电厂能够稳定运行,首先必须保证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来保证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电厂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保证电厂的正常运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力度,及时发现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厂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极大地提高电厂运行的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电厂机电设备的检修制度依旧是按照时间来制定的,这样的检修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厂的发展,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电厂发展的需求。所以在电厂的实际运行中,应当加强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完善相应的检修制度,优化相应的检修方案,这对于提高检修质量,保证电厂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应当对相应的检修方案进行不断优化,从而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高效性以及安全性。

2.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

在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项目中,管理部门要认识到设备质量的重要性,管理的重点要落在提高机电设备使用效率方面,从根本上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优化管理措施的实效性。在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建立后,要将其细化为事后维修阶段、预防维修阶段、生产维修阶段以及设备综合管理阶段。

第一,事后维修阶段,主要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相关技术人员再对其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机制主要是由于设备管理人员事先并不知道设备会出现何种故障,机电设备的故障较为突然且具有临时性。由于电厂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缺乏有效的准备工作,也就导致检修期间相关设备大面积、长时间停运。第二,预防维修阶段,是指若是设备经常性地出现故障,为了减少设备检修期的停工检修时间,设备管理人员会在设备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定期地维护保养和检查,结合机电设备不同零部件的磨损规律以及实际检查结果进行统筹整合。也就是说,在设备出现较大故障前,建立有效的维修计划和有目的的检修操作,从根本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生产维修阶段,是指电厂管理部门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选用不同的维修保养方式,对重点设备进行集中处理,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一般设备采用事后修理。这样不仅能使设备管理人员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维修保养工作方面,而且能有效节约维修费用。这种维修管理方法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需求进行统筹整合和综合性分析,确保管控工作的实际效率。第四,综合管理阶段,是指企业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生产设备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在正确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后,能对其劣化程度以及故障结构进行统筹整合,从根本上优化管理机制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也就是说,在综合管理阶段,不仅仅要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故障处理,并且能发出修理命令和警报,最大限度地维护设备的使用水平。

3.电厂机电设备维修中的问题

目前,电厂机电设备维修体系还是传统维修管理的模式,机电设备检修时间较长,且整体施工的使用频率较低,严重影响企业的常规化生产,这就需要企业在经济管理机制建立后,践行更加系统化的管理工作框架体系。目前,在管理机制和具体措施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产能增大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后损失不断增大,电厂若是大面积停电,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的定期维护管理机制已不能有效提高维修效率。第二,电厂机电设备在运行中由于要求安全可靠性不断提高,设备零部件的精密度也相应提高,这就对维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处理和控制措施,因此,也会导致设备维修费用的增加。若是企业一味应用传统的计划性维修,储备过多的备品配件,必然会影响整体管理机制和管控效果,甚至会增加企业的维修管理费用,也就使得电厂生产成本受到影响。

4.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措施

为提高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在常规化管理机制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管控措施,合理化配置人力、物力和资金,优化技术控制措施的整体运行标准,有效提高管理措施的实效性价值,积极践行更加有价值的管理措施和控制行为,从而为电厂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奠定坚实基础。也就是说,只有从根本上优化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才能为管理体系优化升级和经济价值提供保障,实现电厂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提高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优化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动态化的观察控制计划,确保企业运行体系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只有保证问题发现的及时性,才能提高问题解决的实际效率,保证管控措施符合标准。要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落实现场管理措施,构建符合电厂安全生产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严格践行定期管理和不定期抽查的控制机制,为项目处理优化奠定坚实基础。第二,要强化技术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电厂机电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积极落实技能培训,确保相关人员能对机电设备的结构、原理以及性能有所认知,从根本上升级操作技巧,为项目处理效果的优化提供保障。另外,电厂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性能和结构原理,提高机电设备利用效率和完好率,减少由于操作不熟练导致的损坏问题,发现设备的故障问题,及时进行集中处理,缩短机电设备的维护时间,为优化企业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第三,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点检制度,并且要常规化,设备的维护措施和保养机制等都要符合标准。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需求和发展趋势,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特征,制定切实有效的设备检修和故障处理计划,优化管控措施和设备检查方法,从根本上保证管理机制和管理效果符合预期。一般而言,要对设备进行一般性检查,利用五感进行初步检测,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有统筹意义的管控措施,确保诊断效果最优化。只有积极践行切实有效的检修维护机制,才能助力电厂常规化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全面升级。第四,电厂要强化检测技术和应用效果,针对设备中存在问题以及检修机制中的弊端,升级故障诊断技术的完整性,积极研发更加实用的仪器仪表和设备检修装置,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提升科技含量,为项目升级和管理措施优化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对问题进行及时性地判断和处理,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管理效果和管控机制的完整性,为电厂机电设备检修管理效果优化提供保障,并且积极践行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要求,为设备故障处理以及维修项目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5.结语

在生产技术和工艺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要积极落实故障管控计划,提高设备故障处理的实效性,维护电厂日常管理模型的稳定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建立健全具有实际价值的维修管理模式,促进设备管理效果的全面升级,改进和优化发展动态,为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只有落实完整的电厂设备维修管理机制,才能促进电厂工作效率的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张牛山,杨爱斌,华公平,等.无接触供电系统在热处理设备中的应用[C]//华东六省一市热处理年会.2012:46-48.

[2]柯捷宁.浅析电厂锅炉焊接及热处理控制要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3):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