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癫痫患者24h脑电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100例癫痫患者24h脑电监测结果分析

王莉成林张以敏

王莉成林张以敏(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甘肃天水741000)

【摘要】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的AEEG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EEG与EEG的异常率及痫样放电检出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EEG对癫痫灶的定位,癫痫的分类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癫痫动态脑电图

【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074-02

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的短暂大脑功能失调,是大脑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而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脑电图(EEG)是通过头皮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是癫痫诊断、分类及定位的重要工具,是目前诊断癫痫的唯一客观依据。近年来随着动态脑电图(AEEG)的应用,使得受检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能够佩戴使用,完成24小时脑电活动记录,大大提高了痫样放电记录的阳性率,现将我们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检查的10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癫痫的患者的AEEG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以评价其对癫痫辅助诊断的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患者为我院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检查的100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癫痫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20个月~74岁,其中≤15岁54例,16~25岁18例,26~40岁17例,41~74岁11例。癫痫的分类根据ICD-10分类方法可分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38例(38%),单纯部分性发作36例(36%),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3例(5%),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各4例(共8%),混合型5例(5%),分型不明10例(9%)。病程2天~30年,大多在7天~4年。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在发作后最短时间内进行EEG检查。凡在EEG中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多棘波、高度节律失调及突出于背景的节律性放电,则认为是痫样放电波形。动态EEG检查:应用CMS4000动态脑电图系统连续24h的脑电活动监测,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头皮电极(银盘电极火棉胶固定)。采用FP1-C3、FP2-C4、C3-T3、C4-T4、T3-P3、T4-P4、P3-O1、P4-O28个导联,连接记录盒。记录期间患者可自由活动,由患者家属(经过指导)根据记录器上的时间详细记录监测中病人的各种活动、睡眠时间、临床表现,特别记录有无发作性意识不清及肢体抽搐等症状。记录完毕后数据回放、打印,分析各种状态下的EEG表现。凡在EEG中出现棘波、尖波、棘慢波、尖慢波、多棘波、高度节律失调及突出于背景的节律性放电,则认为是痫样放电波形。EEG检测、图形分析均由专业人员进行。按黄远桂的标准[1]进行分析诊断。

2结果

2.1AEEG与EEG比较

本组100例患者均查EEG,30例异常(30%),痫样放电仅检出8例(26.7%)。AEEG检查100例,80例(80%)异常,74例(92.5%)检出痫样放电,两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且AEEG监测中5例(5%)有临床发作。

2.2痫样放电及爆发波出现的时间

74例之痫样放电,单独出现在清醒安静时3例,活动时1例,午睡NREMⅠ、Ⅱ期1例;晚间睡眠入睡NREMⅠ期2例,Ⅱ期3例,Ⅰ—Ⅳ期1例;次晨醒前NREMⅠ、Ⅱ期2例;夜间睡眠各周期均可见到2例。仅于清晨时出现4例,仅于睡眠时出现11例,清醒及睡眠均出现55例。清醒时共出现痫样放电59例(80%),睡眠时出现痫样放电66例(89%).睡眠时痫样放电多于清醒时。44例出现爆发性痫样发放者中,单独出现于晚间入睡时NREMⅠ、Ⅱ期4例(10%),夜间入睡时NREMⅠ~Ⅱ期3例(7%),次晨醒前NREMⅡ期4例(10%),午睡NREMⅡ期1例(2%),上午6~9时9例(20%),10~11时7例(16%),清醒、睡眠状态均出现者16例(36%),睡眠中出现者36例(82%),清醒时出现者32例(73%),前者多于后者。

本组44例痫样爆发性发放的特点:在睡眠期间,以晚间入睡1小时内为高峰;儿童比成人明显。其次,凌晨4~6时(苏醒之前)亦较多见。凌晨2~3时又多于子夜22~24时。在日间清醒时,以上午6~11时多见,尤以8~9时为高峰,下午以14~15时略多见于下午其他时间,21~24时(指未入睡者)为低谷。

2.3痫样放电的定位

74例痫样放电检出中,额1例、额前颞8例、前颞24例,前颞中央14例,额前颞中央3例、中央9例、一侧半球1例、中央顶2例、广泛性12例。涉及额、前颞63例(85%)。而8例EEG检出痫样放电者中,定位明确仅2例(左前颞、左中颞各1例)、余6例为广泛性尖波或棘波。

3讨论

癫痫为短暂性发作性疾病,故其痫样放电亦为间歇性发放,EEG因不能长时间描记,因而常捕获不到痫样放电,而AEEG可供受检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佩戴使用,完成24小时脑电活动记录,故可大大提高痫样放电记录的阳性率。本组100例中,EEG发现的总异常率为30%,而AEEG发现的总异常率为80%,EEG检出痫样放电26.7%,而AEEG为92.5%,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此与国内外报道一致[2,3]。在EEG检出痫样放电而AEEG阴性的13例中,46.2%的EEG异常均仅在过度换气中描记到痫样放电,为诱发异常性EEG,故我们认为AEEG若结合过度换气1~2次可提高AEEG的痫样放电检出率。

Gillbs报告清醒时发作间期痫样放电80%,睡眠中可达89%,亦有报道睡眠比清醒时仅增加6~10%[2]。本组病例睡眠期痫样放电比清醒期增加11.8%,其中睡眠中58.2%出现在NREMⅠ~Ⅱ期,与文献报道一致,认为此时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对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的作用减弱,使丘脑皮质同步化增强,因而痫样波容易被释放出来[4],1.65%出现在NREMⅢ~Ⅳ期,18.5%出现在NREM全过程,7.31%在NREM及REM期均出现,据研究REM期对痫样放电波的活化及传播起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额颞深部痫样放电可出现于REM期[4]。本组资料显示出现在睡眠中的痫样放电以第一、二睡眠周期为甚,推测是否与醒觉向睡眠转化初期痫样放电更易释放出来有关。

本组资料在致痫灶的定位上EEG与AEEG差异不大,有3例AEEG的同次描记中可见全脑同步痫样放电与局灶性痫样放电同时存在,而相应的EEG描记仅见全脑同步痫样放电,因AEEG描记时间长,故易捕获到局限性致痫灶。本组资料显示局灶性的痫样放电90.5%位于额或颞部,此与Ebersole发现一致[5]。3例在AEEG监测中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在AEEG上可清楚地观察到开始为局限性棘波,继而很快散到双侧,局限性棘波持续时间16秒,局限性致痫灶在向中央脑系统传导之前,应出现局限性先兆症状,但有时传导太快,旁人只见到病人表现为全身性发作[6]。另有20例临床分类为强直-阵挛发作,而AEEG于发作间期显示局灶性痫样发电,故AEEG可观察到临床上几乎看不到的局灶性发作表现,此为临床分类及治疗提供了很大帮助。

癫痫发作时绝大多数AEEG可记录到相应的发作性发放波,本组资料AEEG检查时5例出现临床发作,3例均记录到相应痫样放电波。1例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两次AEEG检查时均出现多次临床发作,但于发作时AEEG均仅示肢体动伪差。据报告复杂部分性发作者5~10%记录不到癫痫发作时的痫样波发放[7],其原因是否与致痫灶位于大脑深部有关,本例尚需考虑肢动伪差可能掩盖了痫样放电的识别。

总之,通过本次回顾性性分析研究发现,利用便携式24h脑电图监测则可对患者进行24h监测,提高癫痫患者诊断的阳性率,对癫痫灶的定位,癫痫的分类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远桂.临床脑电图学,第1版,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57~158.

[2]吴逊.遥测脑电图在癫痫临床中的应用.国外医学神经病学分册,1985,12∶18.

[3]肖波整理.第四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纪要.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58.

[4]沈鼎烈.临床癫痫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7.

[5]EbersoleJsetal.Neurology,1993,33(1)∶8.

[6]Alvingj:Classificationoftheepilepsies.ActaNeurolScand1978,58∶205.

[7]沈鼎烈.临床癫痫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