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减轻肝癌介入治疗中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心理干预对减轻肝癌介入治疗中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观察

宋廷艳

宋廷艳(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122000)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182-02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心理学特征及术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术中发生疼痛后依次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镇疼,并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采用数字疼痛量表(NRS-10)测定疼痛程度。使用SPSS1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均<0.01)。经心理干预完全缓解5例(5%),有效缓解63例(63%)。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疼痛均缓解。结论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控制方式。可部分缓解肝癌介入术中疼痛,对药物治疗具有补充作用。

【关键词】肝肿瘤放射学介入性疼痛护理

介入技术是目前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由于血管内操作、栓塞均易引起疼痛,术中镇痛已成为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1]。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鲜见有关心理干预效果的分析报道。通过对100例肝癌介入术中疼痛患者的研究,探讨此类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术中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为介入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疼痛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18例;年龄42-78岁,平均53.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无疼痛,术中均表现为右上腹痛。

1.2方法

患者术中出现右上腹疼痛症状时立即给予心理干预,干预后未缓解或未完全缓解者给予药物治疗。

1.2.1疼痛测量方法

术中疼痛的测量采用0-10数字疼痛量表(NRS-10)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干预后、药物治疗后3次测定其疼痛程度。0代表无痛,5代表中等疼痛,10代表最严重的疼痛。结果以患者描述为准。

1.2.2评价标准

对比患者描述与疼痛评分结果发现: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分或2分以上者均描述为疼痛缓解或部分缓解,降低1分时多表现为不典型的疼痛减轻。故设定治疗后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分或2分以上者为治疗有效。

1.2.3心理干预

参照陈瑶等[2]的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设计心理干预方案。术前,护理人员与患者常规交流1-2次,以建立护患信任,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评估。术中具体干预措施包括:①通过语言沟通实施心理疏导和精神分散,鼓励患者增强自信并引导患者思维逐渐移至日常关心的话题,诱导患者诉说以转移其注意力;②通过对患者面部的治疗性触摸,松弛紧张肌肉,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和孤独感。同时观察患者反应,辅以语言沟通和疏导,并了解触摸效果;⑶指导患者作深呼吸、面部肌肉运动或全身放松训练。④上述干预措施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时,由术者给予安慰剂治疗。

1.2.4药物治疗

对心理干预后疼痛未缓解或未完全缓解者,由术者采用单盲法给予药物对症治疗,即对造影发现血管痉挛者给予扩血管、解挛药物及药物镇痛治疗。

1.2.5结果分析

对比分析患者心理干预前、干预后和药物治疗后的疼痛评分。

1.2.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本组患者NARS-10测定结果

本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前、干预后及药物治疗后NRS-10疼痛评分依次为:3.69±2.46、2.45±1.96及0.29±0.21,可见3次测量疼痛评分依次降低,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为:心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疼痛评分比较,t=5.79,p<0.01;心理干预后与药物治疗疼痛评分比较,t=16.10,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疼痛患者经心理干预完全缓解5例,有效缓解63例。所有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疼痛均缓解。

3讨论

在肿瘤介入治疗中,疼痛是患者常见症状之一。蒋运东等[3]研究认为,采用常规镇痛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实践中仍可见部分患者的疼痛不能完全缓解。故有学者认为,对于上述患者,应采取多种治疗措施方能取得良好疗效[4]。本组对100例术中疼痛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3.1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心理状况

国外研究证实,恶性肿瘤作为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具有强烈应激效应,30%-60%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在我国,肝癌做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病人数较多且部分需接受介入治疗。由于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多数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在围手术期即出现紧张、失眠、话语增多或减少等症状,但程度差异较大,这可能与自身的心理阈值等因素有关。心理负担的加重促进了心理障碍的形成。

3.2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对肝癌介入手术过程中疼痛的影响

分散注意力对疼痛所产生的控制作用已被国内外学者所证实[5]。本研究利用分散注意力方法结合“安慰剂”等治疗,对介入术中发生疼痛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后疼痛明显减轻,表明心理干预对介入术中疼痛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本组5%的患者疼痛症状经心理干预完全缓解,63%的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这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干预对介入术中疼痛的控制作用。

肿瘤介入治疗中栓塞操作是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随着栓塞物质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局部组织出现缺血和瘀血,缺血和局部肝组织膨胀牵拉可直接引起患者的疼痛。此外,血管痉挛也是也是致痛的重要因素[1]。针对上述病因,解挛、扩血管和镇痛药物多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本组对心理干预无效或仅部分缓解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缓解,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故认为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是缓解肝癌介入术中疼痛的有效手段。

3.3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除必要的药物对症治疗外,心理支持和干预十分重要。术前首先应建立和加强护患信任,并对患者进行认知矫正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心理状况、接受能力和文化背影等综合设计方案。讲解肿瘤防治和介入治疗知识,减低心理应激反应,激发自身潜能,降低疼痛的发生危险。同时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交流的机会,增强社会支持。术中除药物治疗外尚需结合心理干预以控制疼痛的发生。心理干预实施者需熟练掌握暗示、疏导、安慰、松弛等基本心理干预技巧,以确保术中简捷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表情、语言和行为变化调整干预方法,力求采用有效手段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疼痛,以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疼痛控制方式,可部分缓解肝癌介入术中的疼痛,对药物治疗具有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LeeSH,HahnST,ParkSH.Intraarteriallidocaineadministrationforreliefofpainresultingfromtrans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ofhepatocelluarcarcinoma:Itseffectivenessandoptimaltimingofadministration[J].CardiovascInterventRadiol,2001,24(6):368-371.

[2]陈瑶等.手术患者心理干预模式及其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297-300.

[3]蒋运东等.动脉栓塞治疗中疼痛与止痛药应用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1998,7(3):155-156.

[4]王长虹,丛中.临床心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68-573.

[5]周会兰,蒋晓莲.分散注意力控制疼痛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