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左昌兰1晏飞2(通讯作者)张晶1

(1解放军第82医院骨二、三科江苏淮安223001)

(2解放军第82医院创伤显微外科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目的: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究护理干预对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共选取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各44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B组总有效率95.45%高于A组79.55%,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骨外固定支架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6-0117-02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在骨科中发病率较高,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具有易留功能性障碍的特点,为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一定负担,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很大影响,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发症较多[1-2]。本文为提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自我护理管理评分,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的该病患者进行护理01干预,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本文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将所有被选取的88例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诊断标准[3],且符合骨外固定支架的手术标准,所有患者骨折前均可活动自如。A组患者男31例,女13例,年龄20~68岁,平均(39.47±8.77)岁,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24例;B组患者男30例,女14例,年龄21~67岁,平均(39.15±8.61)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3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差异较小,P>0.05,可进行对比试验。

1.2方法

A组患者均使用骨外固定支架术进行治疗,进行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有术前指导、健康宣教、加强生命监护、加强心理护理、术后注意事项、为患者进行术后体位摆放,加强功能锻炼等。

B组在A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①加强心理护理,四肢骨折多为突发性发病,患者既往身体较好,突然骨折长期肢体活动受限或卧床可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日常护理过程中应从表情、行为、语言等方面对患者的态度、情绪、认知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患者情况的不同采取个性化心理调节,在入院处、手术中、手术后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视患者积极面对伤病并促进其自身康复。②对患者讲解患肢注意事项,帮助患者适应牵引状态并在床上移动躯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体位以确保床头牵引的有效性;将牵引固定、夹板的使用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讲解,将肢端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皮肤外观改变告知患者,教会患者自己加强牵引部位皮肤的观察,一旦发现该处皮肤变色、发麻、发热等现象立即报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具体骨折部位指导患者采取正确卧姿,确保患者骨折部位更快更好地康复。③向患者讲解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意义,充分调动患者主动进行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指导患者掌握正确有效的锻炼方法,尽量活动患者健全的肢体关节,避免进用废退现象的发生,对能够活动的肌肉进行收缩锻炼,帮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锻炼方案,方案制定的原则为:早期促进血液循环,中期活动骨折上下关节,后期恢复患肢活动能力,锻炼活动时应保持强度由弱到强,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相结合。

对所有患者进行院后随访10个月,对比两组疗效。

1.3观察指标

根据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症状将疗效的评判标准制定如下[4],显效:关节无疼痛及畸形,治疗后肢体缩短长度<1cm,日常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关节无畸形,疼痛轻微,治疗后肢体缩短长度1~2cm,日常关节活动受限<5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A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7、18、9,总有效率为79.55%;B组上述例数分别为:24、16、2,总有效率为95.45%,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外固定支架具有较多优点,其固定功能良好,更适用于软组织受损严重的患者,且与内固定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的优点,外固定支架还可对患肢进行功能性锻炼,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骨外固定支架的手术操作过程应尽量精细,具体手术注意事项有[5]:①对外固定钉进行检查,防止松动,若发生松动应及时纠正。避免应操作不当导致外固定支架松动引起的骨折部位移动,对骨折部位产生影响。②对患者患肢远端部位皮肤进行严密观察,以免压迫神经血管影响血运及神经功能。③加强针眼部位渗血及感染的情况的观察,及时使用抗生素药物及敷料;④患病期间增加营养,促进愈合,同时注意预防血栓,以免加重病情。

本文对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发现经过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本文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B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A组79.55%,差异明显,经计算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治疗疗效,可于临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红.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手术的临床护理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82-84.

[2]范艳芳,陈作桓.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骨折的中西医护理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11):977-978.

[3]陈昌胜,徐明勇,徐众华等.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1):90-92.

[4]周驰宇,高仕长.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高风险转子间骨折术后并发症[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7):641-644.

[5]肖文倩.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创伤并发症及对策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8):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