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品管圈在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中的应用

谭爱梅陈碧华

谭爱梅陈碧华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QCC)在急诊科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与去年同期未开展品管圈活动院前急救救治患者,分别将其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收集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活动该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可以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院内急诊衔接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077-02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在急诊科开展QCC品管圈活动符合国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规定的细则,旨在提高医疗安全,有效降低风险。本院于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急诊科将QCC品管圈活动应用在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急诊科于2012年5月至12月院前救治伤病员873次(设为对照组),抢救成功人数847人,抢救成功率93.1%,开展QCC品管圈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活动,2013年5月至12月院前急救1077人次(设为观察组),年龄2~85岁(46.15±1.65岁)其中车祸、外伤、内科急症及其他。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确定主题通过头脑风暴确立QCC品管圈在衔接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中的应用为活动主题。

2.2组建QCC品管圈项目团队。①成立QCC项目团队,团长组织成员学习QCC品管圈及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及应用,达到全面理解和掌握,形成共识。②制定考核实施细则,要求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QCC项目团队成员正确实施各项干预措施。

3目前急救服务体系运行的现状分析

3.1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内各科室之间,各自为阵,“独司其职”,难以达到相互衔接有序的最佳状态[1]。

3.2设备不同难以连接,院前急救的特点[2]:一是院前急救环境复杂多变;二是医疗条件受限,院前急救涉及到多学科。救护车所配置的药品、耗材、器械相对简单,这在客观上对危重病员的抢救带来了不利。

3.3联系、沟通交接不及时,急救团队人员技术技能层次不齐,院前技术进入院内很难延续而造的浪费。

4对策与建议

4.1加强急救信息通讯的沟通与衔接。120调度中心与急救网络医院急诊科开通专线电话,接到120呼救电话,3分钟内出诊,出诊人员及时通过医院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院内急诊科通知各专科会诊、手术、辅助检查准备。

4.2规范急诊科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流程及制度。①接听呼救电话,开通GPS定位系统调度系统传达正确的指令。②组织人员出诊,安排具备相应能力、急诊N2级以上资质的护士。③途中沟通。与呼救人员的沟通及时与院内接诊医生取得联系等。④到达现场的沟通。及时将现场患者、施救的情况及时反馈给院内接诊相关医护人员。⑤现场抢救。按急诊急救技术操作规范施救并将其施救措施及时沟通。⑥安全转运与到达医院交接,绵阳市急救网络医院全面开通GPS卫星定位传输系统,开展生命体征、心电图等现场病情资料信息传送。

4.3加强急诊急救人员岗位培训。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医护人员经过急诊急救ICU专科的轮训。

4.4完善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是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桥梁。其一,使用患者转运评估表包括:①电话通知相关科室准备。②转运携带物品、设备准备。③患者准备。④医护人员准备,转运医生、护士签名。其二、使用危重患者转科交接单包括:①皮肤情况伤口情况②管道情况③人工气道情况④静脉输液情况⑤带入药品⑥特殊交接:病历资料。接诊医护人员应在危重患者评估转运交接单签字,以完成交接手续。

5结果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患者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附表)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6小结

QCC品管圈通过明确限定出诊医护人员资质,定岗、定人负责受理呼救信息处理,专项培训,考核演练,流程改进等;在转运前、转运中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细致地评估及交接,落实告知义务并签署医患沟通告知书;建立医患互动、风险共担的新型医患关系,杜绝纠纷发生[3]。从2013年5月至12月自开展QCC品管圈后与2012年同期同比分析中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确保医疗护理安全,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陶金哲.如何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2):95-97

[2]王亚东,刘兰秋,彭迎春,关丽征,李航,吴优,陶丽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13(12):809-810

[3]张玲,英恒娅,许开云,等.急诊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管理方法及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0):7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