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水稻植保问题及相应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论述水稻植保问题及相应对策

姜兆勇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淮海分公司224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家政府开始大力的扶持农业发展,力求通过科技手段的帮助使得农业产量大增,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高度发展。水稻作为我国及东南亚最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保证其生长和生产安全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最有利保障。想要保障稻米的安全就必须对水稻运用植物保护技术,这样才能提高水稻稻米经济产量以及品质。但是,在现今的水稻植保过程中,还是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到水稻的产量与质量,为此,我们对此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及时的寻找到解决对策,从而促进水稻的正常安全生长。基于此,本文将对水稻植保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相应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的水稻植保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稻植保;问题;相应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的水稻种植量开始逐渐的增多,这使得我国的粮食储备量得到了充足的供给,同时也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进步。但是在水稻生产中,病害和虫害的问题始终都在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我国也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解决,但由于使用农药等手段治理会对稻苗产生危害,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这方面的治理一直都得不到完善。水稻植保是近些年来刚刚推出的一种水稻保护措施,其实际的应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此的研究和分析,提高水稻管理力度,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是水稻植保能够顺利的开展下来,进而推动水稻产量的丰收和品质的完好。

1、水稻植保中存在的问题

1.1植保机械化

植保的机械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但目前我国的植保机械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植保机械部件的落后,导致在植保过程中出现农药利用率低、施药安全性能差以及施药技术落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经济产量和质量。而一些发达技术,如计算机嗅觉技术、GIS、GPS以及静电喷雾技术,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水平以及地理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大面积地推广,这为当前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的精准农业带来了又一大难题。同时,这些技术的欠缺和推广难的问题,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2绿色植保技术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度越来越高。绿色植保技术是以物理防治和生物控制技术为主的一项绿色、健康、环保型的技术,对于水稻的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解决农药的残留问题,而且还可以促进水稻品质及产量的提高。而就当前我国的现状来看,相关的农业从业人员更加倾向于使用一举多得的化学防治技术,所以在传统的水稻病虫害控制上,一般都是利用化学农药来控制。这种速效式的水稻植保技术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

1.3病虫害抗药性强

在水稻的植保过程中,长期不合理地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导致出现污染安全问题的同时,也增加了部分病虫的抗药性能,为植保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使用药剂防止病虫害进行植保的过程中,用药的安全性、药剂有效性以及成本将是人们选择药剂的重要标准原则,而虫害等抗药性的增强,将会使得用药安全性减弱、有效性变低以及成本增加,对水稻的植保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

1.4对农业从事人员的培训不足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因而在农村

从事水稻种植以及植保工作的人口面临着严重短缺的问题。此外,当地农技服务人员对于水稻植保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大量农户对水稻病虫害的认识不足,所以农民在植保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对用药时机以及用药技术无法准确地进行把控、操作,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不彻底将会引发虫害等抗药性的增强,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对水稻植保从事人员的培训不足也是其环保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所在。

1.5缺乏对生物防治的研究

化学药剂的普遍使用固然能给水稻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同样造成负面影响:水土环境污染、稻谷农药残留、虫害的抗药性增强等问题。防止发生这类情况的根本方法是不断压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品种和数量,大力发展和推广无污染、无残留、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技术。

2、水稻植保对策

2.1新型植保机械的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植保喷药机械主要分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多旋翼植保飞行器、背负式机动弥雾机等。为了解决水稻植保机械化过程中的弊端,近些年来无人机在植保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表明,我国水稻植保机械化未来将会朝着精准施药以及高效施药两个方向发展,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机械化施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在信息化技术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息化无人技术的发展为我国精准农业获取大量信息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无人机机械化作业具有效率高,且受地理地形等环境的限制小等特点,应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2.2加强农民生产技术培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型的城镇建设需要农村大量的务工人员,同时2015年农业部提出2020年实现农药“零增长”的行动计划,因而需要对农村植保工作者加大植保技术的宣传,以达到这个目标。还可以通过农民参与培训的方法,提高农民水稻植保的科技水平,从而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的。

2.3加强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水稻植保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及无农药残留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上面。因此,将生物防治技术与物理防治相结合,对水稻植保工作将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例如:首先通过轮作、套作及休耕等方式降低病虫害的数量;其次利用生态防治方法,如稻田养鱼以及稻田养鸭模式,这样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同时也是减少病虫害的一种经济环保的防治措施;同时利用绿色防控设施,在田间安装水稻病虫害防控的绿色装备,田间道路和田块周边种植储蓄植物、蜜源植物和诱虫植物,香根草、大花金鸡菊、波斯菊等,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

2.4加强抗性育种的培育

水稻品种在长期种植的过程中,种质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退化,影响其品质与产量。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大量的施用农药,一些病虫也会产生一定的免疫系统,导致大面积的发病频率增加。因而,对于抗病虫害强的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将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矛盾,水稻育种“品种设计”理念的提出为水稻育种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利用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改造将更加有利于我国水稻产业进一步向前发展。

2.5增加保护装置提高施药者安全意识

现代的水稻植保工作应该合理的考虑到施药过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同时在施药的地区贴上警示用语和图案,对于作业人员应该配备保护装置和解毒药品。与此同时,在做好施药过程的防护措施时也要制定好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案。例如施药者在施用某种农药时发生中毒现象应该采取何种措施,这些在应用的农具上都应该进行说明标注。施药部门也要建立先关的培训和服务机制,并利用多媒体等传播手段详细的介绍安全知识手段,进而提高施药者的施药技术水平,加强施药者安全意识的提升,从而避免施药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中毒事件。

结语

综上所述,植保作为水稻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保障水稻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将水稻植保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并及时的找出隐藏在其中的隐患,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同时,引进先进的技术去保障水稻植保工作的顺利实施,将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保证水稻的品质。当然,我国也要不断的培养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且对于水稻植保中需要应用的机械设备等进行不断地更新和改进,这样才可以在多方面的努力下使水稻植保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进而促进国家经济和人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试论植物保护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J].陈金耀.广东科技.2013(20)

[2]适应入世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访全国人大代表迪拉娜•艾山[J].刘增林.中国民族.2002(04)

[3]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究[J].张丽英.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