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肝化湿饮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益肝化湿饮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祁月英张忠勇高志远龚汶徐湘江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沧州,061001

【摘要】目的:探讨益肝化湿饮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肝化湿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58.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ALT、Alb、TBil指标及肝脏CT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化湿饮治疗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益肝化湿饮;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1]。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并发症。乙型肝炎是肝硬化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在慢性乙肝患者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死率达到70%~86%,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笔者采用益肝化湿饮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脾胃肝病科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13±5.13)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6.91±0.63)年;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3.75±4.87)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7.11±0.57)年;所有患者都符合以下条件:(1)乙肝肝硬化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标准[3])。(2)中医分型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4]制定)作者简介:祁月英(1979-),女,河北张家口人,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邮箱:zzyhappy666@126.com;电话:13833704304。

气虚血瘀、湿热留恋证。(3)纳入标准:①符合乙肝肝硬化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气虚血瘀、湿热留恋证者;②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③依从性良好;④志愿参与本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影响肝细胞P450代谢药物;②重型肝炎和原发性肝癌;③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肝硬化终末期并发症者;④合并心血管、呼吸、泌尿、造血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⑤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正在参加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者;⑦对中药或西药组分过敏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一般常规处理:保肝、降酶、退黄、抗病毒、支持等;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益肝化湿饮(基础方:黄芪、丹参、白术、茯苓、柴胡、鳖甲、虎杖、蛇舌草、太子参)治疗,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稍作调整。每天1剂,先煎鳖甲30分钟后再入其它药共煎,浓煎取汁100ml分2次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总体疗效、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及肝脏CT的变化。

1.3疗效判定

参照2002版卫生部《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2011年《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4]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处理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3.讨论

肝硬化属祖国医学“积聚”、“臌胀”等病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常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或因酒食不节,痰湿内生,或感受湿热、寒湿、疫疠、虫毒等,邪去未尽,留着肝体,致使气滞血瘀,痰瘀凝结,壅塞肝络。疾病迁延日久,损伤机体正气,导致气虚血瘀,并常常夹杂其他证侯,如湿阻、阴虚、肝郁等。因此气虚血瘀为本病基本病机。目前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也充分体现了这点,以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为主的治疗方法研究较多。益肝化湿饮方选黄芪、丹参、白术、茯苓、柴胡、鳖甲、虎杖、蛇舌草、太子参等组成,其中黄芪、丹参共为君药益气活血;太子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湿助黄芪益气而不留邪为臣药;柴胡疏肝解郁、条畅气机使补而不滞;虎杖、蛇舌草清热解毒凉血,清除湿热、邪毒。纵观全方,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共奏益气活血,软坚散结,清热化湿之功。前期研究表明益肝化湿饮有改善肝脏循环和血流灌注、促进肝细胞再生、调节免疫作用,并且对患者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有明显改善。益肝化湿饮可以稳定病情、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限等[5]。本研究结果表明,益肝化湿饮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影像学指标,对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益肝化湿饮治疗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保护肝细胞结构等有关,需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十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83.

[2]孙宝霞,孟钰.脾栓塞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2):36-39.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肝脏,2011,16(1)2-16.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9(4):277-279.

[5]王伶.不同药物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0):1586-1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