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分析及护理干预

刘鸿雁靳迎梅

刘鸿雁靳迎梅(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三医院心理康复一科014010)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236-02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对我科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通过辨识精神分裂症的特点,并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可加快疾病的恢复及对治疗的依从,使患者尽快恢复。结论正确的临床观察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病情反复迁延,已成为家庭及社会的严重负担,因此,分析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尽快使症状得到缓解,提高治疗依从性。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6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16~55岁,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2结果

从情感,认知、意志行为等三个方面的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

3讨论

3.1临床特点

3.1.1情感障碍情感平淡淡漠(98)例(98%),情感倒错2例(2%)自笑42例(42%)大部分患者表现情感平淡或淡漠,对外界毫不关心,无明显情感流露,部分伴自笑,对外界反应迟钝。

3.1.2认识活动88例(86%)存在明显妄想,主要是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怀疑同事,包括家人,甚至医护人员,病友等,认为别人在一起说话是说自己的,认为水中饭中有毒,认为配偶有外遇等,并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82例(82%)存在幻觉,主要是言语性幻听,听到有人议论她、骂她、命令她,并为此做出一些怪异行为等。

3.1.3意志和行为障碍86例意志活动缺乏,意志要求显著减退或消失,处于被动状态活动少,常独自呆坐不语,不与人交往,主动要求少,懒散、被动,生活需督促;意志减弱14例;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型,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力量,有些患者突然出现冲动攻击。

3.2护理措施

3.2.1安全的护理

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加强病区的武平管理,清除所有危险物品,避免病人用其当作攻击武器;做好病人入院、会客、假出院或外出返院时的安全检查,防止将危险物品带入病房;定期巡视病房,对有严重自杀倾向者要设专人护理,24小时不离护士视线;对极度兴奋、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的病人需隔离,一旦病人发生冲动行为,应实施有效医疗护理措施,并认真执行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对不合作病人应当限制活动范围,防止外逃。

3.2.2生活护理

3.2.2.1饮食护理:了解病人不进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因害怕食物中毒而拒食者可让病人自己到配餐室参与备餐或集体进餐。如因兴奋、行为紊乱不知进食者,宜单独进食;木僵病人应喂食;异食病人应限制活动范围;暴饮暴食者要严格控制入量;老年病人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吞咽困难者,进食速度要慢,并协助进食半流食或流食,防止发生噎食。

3.2.2.2睡眠护理:评估病人睡眠情况,了解睡眠紊乱的原因;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睡眠条件,保持环境安静,温度适宜,避免强光刺激;合理安排作息制度,鼓励病人白天尽量多参加集体活动,以保证夜间睡眠质量;指导病人促进睡眠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术等;对严重睡眠障碍者,可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物辅助睡眠。

3.2.3用药护理护士应向病人解释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督促病人按时用药。对经反复劝说解释无效的不合作病人,可采取强制性措施进行治疗,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用药疗效及副作用。

3.2.4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支配下,可能会对工作人员产生害怕、恐惧、敌对情绪,护理人员应以和善、真诚、支持、理解的态度,耐心地协助患者,使患者体会到自己是被接受的。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建立有效沟通的方法与途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病、病情加重、复发与生活应激事件有较密切的关系,由于认知歪曲和认知错误产生不良情绪,通过认知治疗纠正自动思维,建立合理认知和理性思维方式。

3.2.5健康教育对恢复期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症状复发,使其社会功能和行为最大限度调整和恢复。康复治疗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指导家属学习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和预防复发的常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护理环境,改善家属与病人的关系,增加对病人的理解、支持,减轻对病人的压力,提供与家人、社会接触的机会;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心理教育、家庭治疗。提高家庭和患者应对技能,掌握精神分裂心理护理的基本知识,改善家庭环境的人际关系;强调维持治疗的重要性,督促病人服药,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简单的处理;切忌随便停药或换药;指导家属学会简单的观察、识别、监护病人行为的变化、判断疾病复发及应对各种危机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北京;北京卫生出版社,2010.

[2]李小妹.精神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卫生出版社,2006.

[3]江达.精神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雷慧.精神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