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逍林初中岑建成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历久而常新的话题。
什么是语感呢?王尚文先生说:“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加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
由此可见,语感也就是语言意识,即指对语言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语感教育就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的神妙,洞察语言的精髓,把握语言的理趣。强调语感教育,就是要注重对语言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亦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一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对语言的真切领会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简言之,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
“语感得自父母遗传的先天基础,在后天的语言环境中转化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训练是否得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呢?
首先是积累。“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材料,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这是获得语感的主要途径之一。正如巴金先生所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要想方设法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阅读量。一可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阅读课文所涉及到的作品。二可引导学生多阅读不同类型的报刊及名著名篇。这些刊物时代气息浓厚,语言鲜活;名著内容丰富而深刻,见解独特,必将大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四可引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实在是提示了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间对语言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熟读成诵的过程,是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语言材料的过程,也是对语言材料的音质感、音量感,对语流中意义组块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语言空白的敏悟性,捕捉语言主旨等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其次是训练。在阅读中人们常常借助于反复揣摩的形式获得对语言的感受和体验,这种简炼揣摩的过程即是一种有效的语感训练。
一是注重细体味,深探究。叶圣陶老先生说:“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除字、句的基本意义外,还产生理性、形象、感情等附加意义,要细体味,深领悟,才会品出其中的音韵之美,哲理之美,情感之美。
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文中描写岑参送别友人的重点词句,可以先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推敲、品味、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生动准确,想象体会送别时的背景和情景,然后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重点诗句,体会主人公触景生情,吟诗抒情的感人情境。只有通过诵读,学生能才悟出语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又如,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文中作者写到四次流泪。第一次是在徐州见到父亲。看见凄惨的家境,满院的狼藉,祖母去世,父亲失业,于是一股凄凉感涌上心头,难过地流下了眼泪。第二次是望父买桔。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来桔子,一个“穿”字,一个“爬”字,说明了父亲年岁大了,行动不便,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第三次是车站别离,父亲的背影消失了。这时作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己,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幸酸而流泪。第四次是作者接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昔日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想到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作者的“四次流泪”,所蕴涵的情感丰富真挚却各不相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揣摩比较,就能准确把握其丰富的意韵,从而深入理解作者情感,才能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深切的感受。
二是依靠对语言行为意义的感知。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那个语言行为的主体——即语言的使用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透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语言使用者(作者)的内心,即他的情感和思维。
小说《孔乙己》中,有四处写到众人的哄笑。通过这一再出现的“哄笑”声,我们可以听到作者那发自心灵深处的呐喊:人为什么对自己的同类那么冷漠?为什么彼此之间就不能多一点关爱与同情?为什么像孔乙己这样一个可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而人们却不肯给他一点点关心与帮助,却还要对他加以欺凌和嘲弄?小说所隐含的这一复杂的情感内蕴,需要细细体会并加以引导,学生才能理解和感受。可见,语感超越语言、逼近语言后面人的内心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感是要进行人的心灵和情感的交流与感应的。
三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弥补这个缺点。”语言文字具有间接性的作用,它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中介物。读者要从抽象的语言文字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就必须进行再创造,这个再创造的过程靠的就是联想和想象。可见联想和想象也是提高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在读《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这样的文字时,眼前会浮现出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在读《望江南》时,眼前会浮现出一位女子独自在楼上,凭栏远眺,盼望所爱的人归来,望眼欲穿,而太阳落山,思念的人儿不见踪影,水脉脉,思悠悠,面对江水斜阳,更是愁肠寸断的情景。在读《济南的冬天》中“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这些文字时,眼前会浮现出冬天济南城秀美的睡态,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的景象。这就是以学生的生活表象为基础,在引导其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现作品图景的过程,这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从中让学生真切地体味到语言文字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四是领悟语言的隐含信息。语言的隐含信息即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如在某些语境中,语言文字难以名状的意思和情感,标点符号却能表达得恰倒好处,这是因为这些标点在语言表述中都起到了表情达意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借助相关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去比较、推敲,以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体味语言的情味感。《故乡》中“我”与中年闰土会面时,作者写道: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在这里,作者先用五种标点,充分表现出“我”见到童年伙伴时的那份惊喜和激动,以及看到闰土的变化如此之大而产生的那份惊讶和悲哀;又用两种标点,巧妙地写出闰土欢喜悲凉、恭敬隔膜相交织的复杂心情。
教学时,教师还可借助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把握语言隐含的信息,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如教学《背影》时,可引导学生品读描写父亲穿着的这一细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生活中“黑色”常用来表示悲哀,文中用以暗合上文“祖母死了”这一情节,隐含父亲的丧母之痛;而“布小帽”“大马褂”“布棉袍”则暗示着家境的惨淡,当时的生存危机,同时又与“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构成鲜明的对照,隐含着父亲浓浓的爱子之情。
以上主要是围绕美读从积累和训练两方面来探讨语感教育问题。当然,培养语感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一目标,其路漫漫,尚需不断求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