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宁(定西理工中专甘肃定西743000)
摘要:语音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若能讲究语言艺术,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变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他们接受知识、掌握运用技术。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如果运用得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应“因材因时因人”而异。
关键词:语言体育教学语言运用
一、对不同教材的语言运用
在体操教材教学中,多数学生都存在着恐惧和犹豫的心理障碍。为此,在学生学习动作前,教师要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另外,在体操教材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运用体操术语和解剖术语,要用果断、简明的语言来描述动作过程、身体部位的运动方式与器械的关系等。讲解要抓住技术动作的关键,再辅以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明确要领,并从心理上坚信自己能行。然后再让一名胆大、细心、基础好的学生出来示范,学生边示范,教师边讲解,顺利轻松地完成动作。当学生看到动作并不难,而且没有什么危险,就容易增强信心,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的动作有所进步时,要马上予以鼓励、表扬,分析成功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信心。
在体操教材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用压臂、抗头、振髋、转体、推手等词语来强化动作。如果运用得当,效果很好。
田径教材一般比较单调枯燥,学生大都不太喜欢,如果按教科书上的动作要领讲解,则过于详细,效果很差,特别是对初学者,容易造成一种心理负担,感到动作复杂、困难。为此,要求教师讲解的语言要生动、精练、简明扼要,使学生听得懂、记得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铅球的侧向滑步动作,就把它总结成:“预摆1-2次,左腿摆出,右腿蹬伸,滑步摆蹬收压快,两脚几乎同时撑。”然后边示范边讲解,效果就较好。激励性的语言在田径教材教学中运用较多。如在耐力跑教学中,适时地说一声:“看哪位同学能坚持到最后?”往往可以起到加油鼓励的作用。
另外,和谐幽默的语言能活跃课堂气氛,对学习枯燥的田径教材具有“调味品”、“润滑剂”的作用。
二、不同时间、不同环境的语言运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同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受到他人语言评价时,这种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被评价者对自己的看法,并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做错动作或反复练习也未完成动作时,学生自己觉得很难堪,如果教师能及时运用鼓励的语言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热情和蔼地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说声“没关系,再做一次”,并给予具体的帮助,学生会重新鼓起勇气,下决心做好动作。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掌握了动作时,教师应及时用表扬的语言鼓励学生。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百分之百的学生都喜欢教师多用鼓励和幽默的语言。有位学生说:“上体育课时,当我的努力得到老师认可时,那是最愉快的事情。”鼓励的语言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奖品,它能给人以勇气、力量和信心。
三、对不同性别、不同个性学生的语言运用
一般来说,男生性格粗犷,说话直率,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小;女生爱面子,不爱活动,性格温和,对外界刺激反应比较敏感。同样的批评,男生可能不太在乎,女生却可能难以接受,甚至哭鼻子。因此,对女生要用委婉的语言,对男生则可用比较直率的语言。对内向型的学生,他们的性格沉默忧郁,自信心不强,应多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教师的无声语言对这些学生的作用更大。学生做完动作后,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动作做对了,微笑着点一下头,都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他们的练习热情。教师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思想、品德和学识的反映。
四、教师的语言技巧
1.亲切感人,具有诱导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亲切热情,不能冷冰冰、夹枪带棒。比如教师要学生出列做动作,可使用“请你出列为同学们做一下示范”等礼貌语言;如果学生感到有些紧张,教师则可以用亲切柔和的音调告诉他“不要慌,胆子放大些,做不好没关系”,以减轻其紧张程度。特别是对那些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较差的,细节做得较好,教师应用高兴的语气给予赞扬,让学生既感到与教师之间平等,又感到教师谦虚可敬,进而乐于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出色完成练习任务。反之,对学生动辄责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会处于一种被动、抑郁不欢的状态,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更要多鼓励、诱导,绝不能使用损伤他们自尊心的污言秽语,哪怕只有某一个动作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词准意切,具有科学性。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词语必须准确明了,文明礼貌,不能含糊其辞,或信口宣讲。对技术概念、动作要领要讲得准确,纠正错误动作要提示准确,对动作完成的质量要评得准确。例如“消除疲劳”中的“消除”二字不能用“恢复”来代替,长跑中要“加深呼吸”不说成“加快呼吸”,“收腹”不说成“收肚子”,“臀部”不说成“屁股”,“俯卧”不说成“趴下”等。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概念,又能收到语言美的教育效果。
3.活泼生动,具有形象性。
在教学中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如在进行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教学时,可把动作要领编成“两脚蹬地身腾空,好似小兔向前蹦;两臂撑垫伸变屈,低头团身快滚动”的顺口溜,启发学生联想小兔蹦跳时的动作形象。这种形象生动、恰如其分的讲解语言不但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的技术动作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觅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
4.富于哲理,具有激励性。
教师的语言富有哲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育、德育的熏陶。如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可用“失败乃成功之母”等语言来激励鞭策他;有的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锻炼积极性不高,可用“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词语去开导他、鼓励他;有的学生动作完成得干净利落、美观大方,可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话语去肯定、赞扬他,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
五、教学特点
作为农村学校,直接面对的就是教师与器材缺少的问题,加之学校体育受到社会上“体育无用论”的影响,要想发展体育教学就要尽可能地避免这些短处,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与爱好。
1.班内选项教学。
先进行总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好,引导学生的爱好,因为鉴于学生爱好没有完全确立之际,高中选项要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共同促进学生特长与爱好的发展。
2.使用“半放羊”式教学。
由于受到场地与教师少、学生多的限制,又要培养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就要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让其发挥学生榜样。
六、教法反思
太极拳是我们国家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又是克服器材少的一种手段。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更快地掌握与领会,并真正起到强身健体的促进作用?笔者在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根据自身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总结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结合地方特点,增强健身意识。
大部分中学生总认为太极拳是老年人锻炼的一种手段,导致学习及练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端正认识,一方面也要结合基本防卫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在一个个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充满了我国民族文化武术运动的博大精深,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太极拳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极拳具有养神、益气、固肾、健脾、通径脉、创气血、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在太极拳动作徐缓而舒畅、均匀而细致的同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太极拳具有相当实用的自卫防身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基本防卫术,可改变单一的健身意识,并更能领会太极拳中所含的棚、履、挤、按、采、列、肘、进、退、顾、盼、定的基本特征,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达到劲力内蓄的涵养。
2.充分利用图片、媒体和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效果。
合理地运用图片、媒体和优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的基础。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仅用单一的动作示范是不够的,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利用挂图,并用电视录像等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加深直观意识。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教具,为教学所用。如教学“左右野马分鬓”时有双手体前“抱球”似的动作,光提示往往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在示范时,运用篮球,“抱”于体前,就能使学生更明确动作的要领。又如“双峰贯耳”等教学动作,同学间可相互演练。这样教学,学生学得积极,领会掌握动作更快,具不易遗忘。再如“手挥琵琶”,“白鹤亮翅”等形象的提示,可促进学生的想象思维,加深动作概念的理解,以利于动作的掌握。此外辅助教学的方法还很多,要根据不同的动作合理地运用。在教学中应注重示范的位置及示范面等,还要根据教学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予以变化与改进,从而提高动作质量及教学效果。
3.民族音乐渗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简练的口令及动作术语提示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但在整套动作基本学成之后,免不了枯燥乏味,缺少练习情趣。而在练习中,有目的地选择乐感舒缓、曲调内容健康、具有一定特色的我国民族音乐代替口令与节奏,融于太极拳的教学与平时的练习之中,其作用不可小视。
太极拳主张有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拳论用“运劲如抽丝”、“自始至终,绵绵不断”、“行云流水”等形象的采纳以求匹配,往往可合二为一,收到意想不到的共鸣效果。在教学与练习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乐感素质,同时也能多层次欣赏和吸收我国民族音乐的精华,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热情、促进身心健康与审美能力均有较好的作用。
4.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注重巩固与成效。
“拳一天不练手生”,太极拳教学应突出一个重点,即“练”,光学不练,起不到好的效果,往往会导致“教过,学过,过段时间似风吹过”。在学生基本掌握全套动作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体育课的准备阶段与结束前加以强化练习,在促使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同时也能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进而多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多面的素质提高,有力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也要多注意加强对学生全民健身意识的培养及教育,提高学生自觉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为今后踏入社会、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使教与学有效地结合,从而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以上从学习与教学实践角度回顾,只是一些教学反思,仅供参考,谢谢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