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王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王红

王红

王红(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射阳2243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311-02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以以提高疗效,促进康复。方法对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科收治髋关节置换术56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它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完善各项常规检查和皮肤准备工作,术前功能锻炼指导,是手术进行的前提保证。术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切口渗血情况,保持切口负压引流通畅,维持丁字鞋固定,防止并发症,积极指导功能锻炼,做好出院指导;结果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4天,术后随访6-12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47例,良7例,可以2例,优良率96.7%;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方法,但要确保手术成功,离不开医、护、患共同合作。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髋关节部分或全部由人工制造的关节假体所替代,是髋关节疾患终末期治疗的有效方法。人工髋关节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我院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共为56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6例,男41例例,女15例,年龄56岁—89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股骨头坏死25例,股骨颈骨折31例,其中4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4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糖尿病7例,并发高血压26例,并发慢支肺气肿2例,本组病例经积极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12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47例,良7例,可以2例,优良率96.7%。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这类病人的年龄比较大,患病时间长,行动不便,并且长期受疼痛的折磨,希望尽快手术恢复肢体功能,解除痛苦。对手术能否成功抱有疑虑,针对病人的焦虑情绪,我们应当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方式,手术路径,术中术后如何配合,置换髋关节的材料.性能和特点,并对患者表示关心和同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觉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手术的效果是满意的,能基本恢复关节功能,不影响正常工作。

2.1.2饮食指导注意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术前3天低渣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2.1.3一般护理术前完善各项常规检查,积极治疗并发慢性病,使各项生理指标达安全手术范围。

2.1.4指导功能锻炼术前指导患者训练患肢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伸,绷紧腿部肌肉10s,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等张收缩训练: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教会患者适应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拐杖的正确使用方法。吸烟病人劝其戒烟,练习深呼吸,防止肺部感染。

2.1.5术前做好常规准备术前一天做好皮肤清洁工作,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手术当天应重新消毒及更换无菌敷料,术前10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按医嘱执行术前用药。

2.2术后护理

2.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心电监护24—48小时,注意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常规吸氧,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每日引流量小于50mL时可拔出,执行术后医嘱,介绍用药名称,使用目的及注意事项,注意患肢血液循环、感觉、温度。

2.2.2指导正确体位手术回房后,患者采取平卧位,平托髋关节,防止假体脱位,患肢外展15‘一30‘,两腿间置软枕,保持患肢中立外展位[1],穿丁字鞋避免内收内旋。

2.2.3指导患肢功能锻练首先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功能锻炼的意义、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病人尽早活动患肢,初始可被动推动按摩下肢肌肉,然后逐渐进行踝关节背伸、跖曲,股四头肌收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指导其做扩胸、深呼吸锻炼,协助病人排痰,术后1—2天可选择半卧位,角度由30°—60°慢慢进行,拔除引流装置后,可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和髋关节的旋转练习,逐渐由起始的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到完全主动练习。活动必须根据患者体力循序渐进进行,术后3—6天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髋关节外展15”,足尖向下,禁止髋内、外旋和屈曲,防止髋脱位。术后2—3周指导病人扶双拐下地:身体直立,先移动患肢,曲膝.曲踝,足部平放,然后再移动健肢,频率、强度要掌握,待肌力和耐力有效果以后,逐渐加大患肢负荷重量。使用下肢康复锻炼器进行髋关节屈伸练习,连续3天,角度由0‘开始,从小到大.循序渐进。每天2次一3次,30rain/次左右,不仅有利于肢体功能的康复,还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2.4加强营养支持术后仍应重视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术后伤口愈合能力;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营养要均衡、全面,荤素搭配合理,忌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3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2.3.1深静脉栓塞深静脉栓塞为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血管内膜的病理性改变,术后凝血机制的变化,以及术后卧床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因素而引起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及肢体肿胀,术后第二天按医嘱预防性使用抗凝药,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类药物皮下注射10—14天,使用期间注意凝血时间测定,调整药物剂量,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患肢的保暖、功能锻炼[2]。注意观察患肢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病情许可时,可早期下床活动。下肢静脉插管不宜过久,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年老体弱、高血糖、高血压病人加强下肢活动,定时监测血糖血压,并加以控制。

2.3.2预防褥疮及泌尿系感染术后要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多按摩骨突受压处,帮助勤翻身,预防褥疮发生,翻身时两腿之间放一软枕;保持尿管及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扭曲,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每日2次用碘伏0.2%进行尿道口的护理等,导尿管定时夹闭,促进膀胱肌肉收缩,尽早拔除尿管,自主排尿,防止泌尿系感染。

2.4出院指导:

2.4.1指导患者继续加强功能锻炼,术后4w-6w,教会患者坐在床上做自主运动,进行髋、膝关节屈伸锻炼,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功能恢复。术后6w,指导并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双拐下床活动,在患肢不负重的情况下,主动进行屈伸外展髋关节活动,3次/d(<90’)[3],循序渐进,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教育患者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2.4.2嘱患者仍需加强营养,注意冷暖,防止感冒,增强机体抵抗力。

2.4.3定期复查,指导患者6个月内避免坐矮凳,翘二郎腿,坐椅子时不可将身体前倾,不可弯腰拾东西,不要屈髋超过90°。

2.4.4嘱其按时复诊,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3体会

随着人工髋关节选材和设计的日趋合理,手术技术及围手术期护理的不断完善,现已成为治疗中老年髋部疾患的主要手段。但手术创伤较大,且患者的年龄普遍偏大,通过对56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我们认为,护士应重视护理工作,手术的成功离不开认真的术前护理,精心的术后护理和详细的出院指导,它是患者最终康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柳娟,古婉仪,刘洁杏.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4(8):121.

[2]许燕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R]中外健康文摘.2010,6(18):126—127.

[3]李秋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R].中外健康文摘.2009,2(5):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