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就医信息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门诊患者就医信息的调查分析

胡亮黄晓红

胡亮黄晓红(广州开发区医院门诊部510730)

【摘要】目的探讨在医改形势下医院门诊患者的就医行为及服务需求,明确医院发展思路。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随机对门诊100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人一般资料、就医背景、选择本院就医的原因、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改进建议等。结果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总体评价满意率92.5%。患者选择来本院就医的主要原因排前三位的依次是就近就医、医院名气、就医环境好。结论通过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分析门诊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门诊病人就医信息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382-01

当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卫生资源的重新分配及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各级医院面临全新的挑战[1]。我院是区级综合性“二甲”医院,拥有400张床位的中小型医院,建院时间不长,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人员结构不合理,年轻医务人员较多,流动性大,知名专家不多,专科技术不突出,学科配备还不够完善;一些医务人员思想松散,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化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等。如何充分利用我院拥有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医院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笔者在2013年1月至5月对1000名在我院门诊就医的患者随机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就医时的需求及门诊存在的服务缺陷,以寻求更优化更合理的对策,提高门诊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1调查对象及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门诊病人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选择到本院就医的原因,通过何种渠道了解医院,付费方式,疾病诊断,门诊服务最需要改进的方面。采用分层抽样,即随机对各门诊科室当日平均10%的就诊患者发放问卷,初诊者待其就诊完毕后发放,复诊者随机发放。问卷以无记名方式答卷,答题完毕及时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975份,有效率97.5%。其中初诊患者241份,复诊患者753份,调查资料经审核录入计算机,采用EX-CLE97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

表1975名患者的基本情况

3调查结果分析

3.1表1显示本院门诊就医人群的特点:多数患者是就近医疗,文化程度不高,女性比例大,本区患者多。客观上与医院处在工业园区,密集型企业多数员工是年轻群体、且女性员工多。同时近年来,医院将妇产科、儿科作为医院重点专科发展,优先发展妇产科二级学科:高危妊娠门诊、优生优育门诊、宫颈门诊、不孕门诊、内分泌门诊,由此带动了儿科新生儿专业的迅速发展。

3.2医院病源充足。本院地处工业园区,医院就医环境、服务得到认可。区内有世界500强企业100多家,周边楼盘不断增加,常住居民人口逐渐增多,对医疗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医院开放周末、节假日半天门诊,满足了企业员工就医需求。区政府今年继续投资2.5亿元扩建医院新门诊大楼,发展前景良好。因此,医院及时抓住这一良好契机,加快医院的发展壮大。

3.3从调查中发现,医保就医者只占患者总人数的29.8%。广州市医保局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710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参加新型农村农合作医疗人数达210.2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一方面说明医院需要加强对医保、农合政策的宣传。另一方面医院与东莞相邻,广州市与东莞市医保没有通用,跨区看病的患者不能享受医保报销,自费患者比例增加。

3.4问卷中有81人是体检结果咨询者,说明体检人群中有大量潜在的病人。本院每年有14万的体检人群,加强对体检阳性人群的指引、后续服务,需要医院从战略层面进一步重视和布局。

3.5调查中显示45岁以上老年患者偏少,仅占9.8%。广大老年慢性病人在社区,积极协助社区医疗机构进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筛查,理顺社区转诊的服务流程势在必行。

3.6医院在常见病诊疗服务方面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大多数专家是通过全国招聘,具备三甲医院的技术水平。但仍需要配齐主要专科人才(呼吸、肾病、心血管),形成专科团队。把常见病的各项诊疗服务做成精品。同时进一步宣传专家专科,如内科消化、内分泌、心血管,外科骨科、泌尿、普外等,逐步建立健全二级学科,以提高专科知名度。

3.7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留住病人的重要因素。病人愿意找熟悉的医生看病,是为了寻求一种安全感。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人文知识、沟通技巧的培训,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和相互信任的关系,特别做好诊间复诊预约。本调查中亲友推荐占13.5%,这是医院服务品牌推广最牢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申屠敏姣,徐华芬,张晓燕,等.医改形势下病人需求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17(5):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