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盖梁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关键施工部位,其上承托梁体下接敦柱,对强度、安全性及外观造型都有较高要求。本文就其在某地实际施工中,施工方法选择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盖梁施工、施工方法比选、浇筑地膜法
1、施工方法比较
本次桥梁建设地点在城市规划新区内,桥梁为上跨后期人工开挖河道。现有场地地面平整,高程基本为盖梁底设计高程,立柱、系梁均为反开挖施工。
本桥梁盖梁长度超29m,盖梁下立柱间距超12m,悬挑最大长度超过7m,混凝土方量近140m³,盖梁跨径较长、体积较大。
盖梁施工一般有满堂支架法、抱箍(钢棒)与工字钢(贝雷片)组合法及抱箍(钢棒)加贝雷片组合法等施工方法。
满堂支架法施工,对支架的基础处理要求较高,支架的搭设与拆除耗时较长,耗费人工较多,从施工进度及成本考虑都不经济。
抱箍与工字钢组合法施工,盖梁下立柱间距、悬挑长度过长,该施工方法易造成工字钢的变形量大,造成模板与结构物变形,具有较大危险性;对工字钢下部假设临时支撑,需对地基进行处理,增加支撑部件。该方法成本较高且有较大安全风险。
抱箍加贝雷片组合法施工,由于立柱、系梁为反开挖基坑施工,施工作业空间狭小;且受盖梁下部空间限制,盖梁浇注完成后,河道开挖前无法拆模,抱箍、贝雷片、模板周转效率低,该方法不经济。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施工方式的认真比选,本桥盖梁施工采用回填基坑浇注地模法。先在敦柱、系梁基坑回填土至盖梁底,作为盖梁施工的支撑平台,待盖梁施工完成后,盖梁底的土模架与河道开挖同期完成拆除。该施工方法具有经济、安全、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2、施工准备
(1)桥墩在立柱施工完成后等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在墩柱的四周回填细粒土在基坑回填过程中用以缓冲对立柱冲击而不受碰伤。根据盖梁设计标高返算出回填土、混凝土垫层在墩柱的确切位置,并做好标记,以便回填土、混凝土厚度控制。
(2)基坑用砂性土回填分层压实。回填至立柱顶以下100cm处,用小型压路机充分压实;压实后,上铺70cm的石渣并压实,最后在片石上浇注一层C30混凝土垫层,做为底模支撑。
(3)待混凝土垫层强度达到80%以后,对墩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凿除顶部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毛至新鲜混凝土,并用空压机吹干净。
(4)在盖梁施工前,对墩柱进行测量施工,作为安装盖梁底模的依据。墩柱施工测量与控制的内容包括:墩柱中心位置测量、立柱顶高程测量。墩柱中心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高程测量是根据施工中设立的临时水准点,用水准仪直接进行,也可以三维坐标控制测量。
3、基础预压
(1)为减少基础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盖梁线形的影响,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进行预压施工。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盖梁底部,重量不小于盖梁总重的1.2倍。分三级加载,第一、二次分别加载总重的3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40%。
(2)预压观测:观测位置设在盖梁的两端、L/2、L/4处及墩部处,每组分左、右二个点。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第三次加载沉降稳定后,方可进行卸载。
(3)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地基综合变形。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地基的沉降结果,调整盖梁底板标高,预留盖梁底模预拱度。
4、模板施工
安装模板前对混凝土垫层标高进行复测,确保盖梁底高程满足设计要求,底模采用复合模板铺设在混凝土底座上,检查模板有无开裂、破损,拼缝是否平顺、无错台,如发现模板不平顺或有错台,在底板下铺设细砂来调平。
侧模及底模倒角处采用钢模,钢模板首次使用前必须全面打磨除锈。表面的浮锈使用打磨机打磨掉,深层的锈斑使用角磨石打磨掉。除锈过程中不能直接使用清水冲洗模板面,宜用碱性水冲洗,并用棉布蘸汽油反复擦拭。模板打磨、除锈完成后,表面应无锈斑和锈色,然后在模板上刷一层模板漆以防止模板再次生锈。
模板安装采用汽车吊吊装,底模安装应在跨中预留一定的上拱度,按抛物线布置,以消除由于地基受荷载作用引起的下沉。模板接缝间垫橡胶条,防止接缝漏浆,造成砼面色差或麻面。
5、其他
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按其他同类型盖梁施工方法施工。
6、结束语
回填基坑浇注地模法盖梁施工,对于高度距离地面较低,跨径与悬挑较长,体积较大的这类盖梁施工,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较,在经济、安全、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