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蒋学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6)
【中图分类号】R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62-02
【摘要】目的观察在人工流产术前阴道放置卡孕栓1m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前30-60分钟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mg,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患者宫颈口松弛情况、手术时间、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中96.0%的患者首次能进6号以上扩宫棒,对照组仅为8.0%;观察组手术时间、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3±1.5)(2.4±0.8)cm、(5.7±1.2)ml,对照组分别为(8.1±1.3)(1.3±0.5)cm、(15.3±1.5)ml。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放置卡孕栓可明显松弛宫颈,增强子宫收缩,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卡孕栓人工流产术宫颈松弛
人工流产术中的扩张宫颈是手术中给广大妇女患者带来疼痛的重要步骤之一,顺利扩张宫颈成为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对宫颈的机械损伤,我科将卡孕栓用于人工流产术前,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宫内早孕妇女100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7.8岁,妊娠42-73天,初产妇54例,剖宫产史28例,阴道分娩史18例。将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次、孕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孕妇术前30-60分钟碘伏清洁外阴阴道及宫颈并在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mg(东北制药厂,0.5mg/枚)。术时常规体位消毒铺巾,心电监护下,面罩吸笑气(N2O5),频率6次/分钟,待受术者意识模糊后立即施行手术。术后检查有无绒毛及胚胎组织,是否符合孕龄大小,同时用量杯测量术中出血量。对照组除术前不放置卡孕栓外,其他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均未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等并发症。
2.2宫颈松弛情况吸宫器进入子宫前用4-7号扩宫棒依次扩张宫口测定宫颈管软化扩张的程度,首次能进6号以上扩宫棒为宫颈松弛有效,5号以下为无效。观察组48(96.0%)例有效,对照组4例(8.0%)有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7.564,P<0.01)。
2.3手术时间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1.5)min,对照组为(8.1±1.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4.736,P<0.05)。
2.4宫缩幅度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前宫腔深度与术后宫腔深度之差定为宫缩幅度。观察组术后子宫收缩明显,宫缩幅度大,术中出血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组宫缩幅度、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3讨论
人工流产术中对宫颈的机械性扩张造成宫颈结缔组织损伤[1],并且给患者带来无比的痛苦,有时甚至令整个手术无法顺利进行,在本项研究中,术前30-60分钟阴道放置卡孕栓2枚,能显著软化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因此,卡孕栓在软化宫颈、减少宫颈损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
卡孕栓,通用名称为卡前列甲酯栓,是PGF2α(外源性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具有强烈的促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迅速关闭子宫的血窦,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促进子宫复旧。
卡孕栓为栓剂给药,使用简便、安全,直达作用部位,吸收快,起效快,代谢快,在血中半衰期约为30分钟,停药后血中药物浓度迅速下降至对机体无反应的水平,给药后约6-9小时主要由尿中代谢排出。部分患者使用卡孕栓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是由于该类药物对胃肠道平滑肌亦有收缩作用所致,一般情况下,药物代谢后会自行缓解消失而无需特殊治疗。
综上所述,无痛人工流产术前30-60分钟阴道放置卡孕栓1mg,可以明显松弛宫颈,增强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且使用方法简便,副作用小,有助于避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Mo1inA.Riskofdamagetothecervixbydilatationforfirsttrimesterinducedabortionbysuctionaspiration[J].GynecolObstetInvest,1993,35(3):152-154.
[2]HenryAm,HaukkamaaM,Aila-MaijaH,etal.Comparisonofvaginalmisoprostolandgemeprostaspretreatmentinfirsttrimesterpregnancyinterruption[J].BrJObstetGynaeco1,1999,106(6):54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