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 1

哮喘药物治疗进展

张勇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2)【中图分类号】R9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45-01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以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形成的慢性炎症型反应[1]。哮喘患者多有哮鸣音伴随呼气性的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和气急等症状,经常在清晨和夜间发作。大部分哮喘病人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治疗哮喘的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药、抗胆碱药等。本文对哮喘的用药进行来了深入的研究,现具体报道见下。1糖皮质激素(GC)治疗哮喘病人的代表药物为: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和倍氯米松等。GC的作用机制如下:可以抑制缓激肽、组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生成;增加平滑肌细胞中β2受体的敏感性;抑制机体生成细胞因子;抑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在气道的活化和活化等。GC不仅可以调节和促进人体蛋白质、糖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合成和代谢过程,还可以抗变态反应、抗休克、抗过敏、抗炎和抑制机体免疫应答。正是因为GC可以参与到机体的抗炎、抗过敏和抑制机体免疫应答等过程中,所以GC是治疗哮喘的最有效的药物。2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病人的代表药物为: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β2受体激动剂的作用机制如下:该药通过激活呼吸道的β2受体,从而使细胞中cAMP降低,细胞在的Ca2+含量降低,舒张气管平滑肌;还能抑制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和组胺等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使毛细血管有更大的通透性,从而使支气管上皮组织的抗外界损伤能力升高,而气道壁纤毛的定向摆动能力也会增加,最终可以减少气道炎症。研究表明,将β2受体激动剂联合GC用于哮喘的治疗,可以更加充分的消炎、平喘,由于GC有很多不良反应,联合用药可以减少GC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2]。3茶碱类药物治疗哮喘病人的代表药物为:多索茶碱和氨茶碱等。该药物的机制如下:可以抑制磷酸二酯酶,从而使细胞中cAMP降低,细胞在的Ca2+含量降低,舒张气管平滑肌;可以降低腺苷受体的活性;可以是机体分泌更多肾上腺素,提高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能力。可以使气道壁纤毛的定向摆动能力增加,降低气道炎症。另外,该药物还可以扩张冠脉,心肌血供增加,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加,从而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哮喘患者并发心力衰竭。4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哮喘病人的代表药物为:噻托溴铵以及异丙托溴铵。该药物的机制如下:抗胆碱药可以阻断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的传出信号,使迷走神经的张力降低,因为迷走神经兴奋会导致支气管收缩,所以该药物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虽然β2受体激动剂扩张支气管的能力较抗胆碱能药物强,扩张支气管的速度较抗胆碱能药物快,但后者长期应用出现耐药的几率小,两种药物协同使用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肺功能。其中噻托溴铵适用于哮喘合并COPD,异丙托溴铵适合在哮喘的急性发作期使用[3]。5白三烯(LT)受体拮抗剂该药可以单独使用,具体作用机制如下:为竞争性的阻断LT与LT受体的结合,抑制机体器官对LT的反应性,由于炎性介质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可以减少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虽然目前哮喘首选的治疗药物是GC,但GC潜在的局部及全身的副反应,使其长期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所以在哮喘的治疗中,开发研究一些GC以外的无大量副作用的药物也是十分重要的[4]。6细胞因子抑制剂治疗哮喘的机制如下:细胞因子和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和气道的高反应性有关,该药物可以通过调节气道细胞中细胞因子的浓度抑菌剂抑制细胞因子表面受体的活性起到治疗和控制哮喘的效果。降低细胞因子的活性,可以帮助哮喘患者控制症状、降低炎性反应,还可以降低疾病的复发。目前临床上研发的细胞因子抑制剂仅用于治疗重度哮喘。7其他除了上述药物可以用于哮喘的治疗之外,还有很多药物可以用于疾病的诊疗过程,比如色甘酸钠可以用于哮喘的预防;LT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炎性介质发挥抗炎的作用;酮替酚能够降低慢反应物质和组胺的释放,可用于治疗季节性和轻症哮喘。8结语目前,人们对哮喘的了解不断加深,治疗哮喘的药物也不多增加。但是长期应用GC、茶碱类药、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类药物等诊疗哮喘,由于耐药性的增多,疗效会不断降低,且会使病人出现很多副反应。所以,在日后对哮喘的临床诊疗中,务必重视新型药的开发和研究工作。相信在不久以后,临床上肯定会出现更可靠、更高效和更安全的诊疗哮喘的药品。参考文献[1]付蕊,张文军.儿童哮喘的防治进展及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09):718-720.[2]王明男,常伟.儿童哮喘联合用药治疗的进展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3):13-14.[3]喻勇,宁保明,舒宏,魏宁漪,侯曙光.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用药现状及新药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02):159-166.[4]彭平.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用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0):34-35.[5]罗厚江,潘家华.支气管哮喘联合用药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0,14(04):47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