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马奕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马奕军

马奕军

(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140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并探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总结慢性病管理经验。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月,入选对象184例,强化社区糖尿病管理。结果:6个月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总体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生活质量下降7例,其中创伤骨折与卧床2例、糖新发糖尿病足1例、低血糖引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视力下降1例、肺炎2例。结论:强化社区疾病管理,可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与加重、合并症的发作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慢性病管理;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糖尿病是常见的社区慢性病,老年人发病率约为20%。糖尿病并发症类型多、发生率高,可引起消化不良、胃瘫、周围神经障碍、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试分析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并探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总结慢性病管理经验。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社区门诊登记在册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WHO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②糖尿病并发症,参照《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推荐的标准诊断,如胃轻瘫参照罗马标准诊断[2];③本地社区居民;④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一般状况较极差,需要住院治疗,如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恶性肿瘤等;②原发性认知精神障碍,无法获得随访;③近期有迁居计划,手术治疗计划;④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⑤酗酒,药物依赖,吸毒。截至2017年1月,入选对象184例,其中男110例、女74例,年龄41~79岁、平均(64.1±5.9)岁。糖尿病病程1~18年、平均(5.1±2.1)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DPN)165例,病程7个月~6.1年、平均(3.6±1.8)年,糖尿病足病史35例,眼底病变、视网膜损害74例,消化道症状116例。合并症:高血压104例,慢性支气管炎46例,血脂代谢紊乱121例,高尿酸血症94例,冠心病16例。

1.2方法

1.2.1强化管理前

在强化管理前,通过电话方式,提醒患者每隔3个月来源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对于未达标者,分析未达标原因,调整治疗策略,出现的低血糖等并发症,联系转诊。

1.2.2强化社区慢性病

(1)院内管理:①入院对象,都进行1次彻底强化健康教育,通过准备好的统计报表、研究资料,让患者直观的认识到自我管理、指标控制的意义,血糖控制率与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管理的重视程度;②更详细的治疗指导,包括用药、胰岛素注射、糖尿病足自护等,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材料,进行自护能力的测评,初步了解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自护态度、信念,进行强化;③帮助制定个体化的疾病治疗策略,了解患者的疾病管理水平、现状,分析不利于疾病的管理因素,调整管理对策,主要对策包括规范用药、饮食、运动、生活管理四个方面,用药强调优选血糖控制药物、联合用药、适当安排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并发症、合并症的治疗提倡多元化治疗如神经病变可使用甲钴胺、维生素、改善微循环等药物;④合理的膳食方案,合理膳食需要重视总能量控制、合理的安排膳食的结构、适度补充微量、与运动与个人喜好结合、动态调整;⑤合理的运动,强调安全运动、适量运动,适当安排有氧运动、抗阻力量训练,鼓励户外运动,运动时进行心率监测,运动时心率不超过基础值20%~30%,禁止盲目的高强度训练,时间安排上选择早中晚餐中的某一餐血糖峰值出现前15min,以控制血糖漂移,每周消耗1000kcal左右热量。

(2)随访管理:①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进行宣教、用药提醒、饮食运动管理督导等工作,同时接受患者的问询,提供咨询服务,群共享还含有疾病管理相关资料;②按照社区,建立病友组织,鼓励相互督促,传授疾病管理经验,共同促进;③设立“检查日”、“宣教日”,安排在每月某一个周末开展,期间集中开展检查、宣教,前2日通知患者,提高检查、宣教的效率;④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制度,采用量表评价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风险,对于自护能力水平低的患者,给予更多的服务支持,加强随访督促;⑤可尝试设立家庭监督员,指导家属做好现场督导工作,配合糖尿病治疗。

1.3观察指标

患者干预前、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下降(≥10%)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生活质量评分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SD)符号(±s)表示,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个月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总体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6个月后生活质量下降7例,其中创伤骨折与卧床2例、糖新发糖尿病足1例、低血糖引起的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视力下降1例、肺炎2例。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

3讨论

从研究来看,高质量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中患者6个月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均显著上升。主要原因:①高质量的疾病管理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控制,从而减轻躯体症状有关。②护理中健康教育、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患者自我心理管理水平。③微信群、更密切护患互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关系,使患者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支持。需注意的是,新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未能改善患者的独立性,这可能与纳入对象本身少完全依赖他人生活者,更多的支持可能会增加患者对他人的依赖性。

小结:强化社区疾病管理,可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薛秦香,苏敏.对我国社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22(9):654-658.

[2]冯萍,陈少秀.我国家庭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12):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