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实效

佟力程

望奎灵山小学佟力程

一、备课时充分做好合作学习活动中讨论的预设,克服合作学习的随意型与盲目性。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宣布讨论开始。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大声交流着,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讲什么根本就听不清,老师宣布时间到,嘈杂声更是嘎然而止。实质上这种讨论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

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实施合作学习,首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实施菜单式备课模式,对合作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充分预设在具体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讨论的内容。一是讨论的内容要具有可议的思维价值,内容要有内涵,可以拓展拓深,如“认识线段”这节课中,在学生对线段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让学生讨论:拔河比赛用的绳子是线段吗?这个问题很有思考价值。结果讨论之后学生有许多种想法:有的认为不是线段。因为它很粗;有的也认为它不是线段,因为它不一定是直的;有的认为不管是粗是细,只要把它拉直就是线段。此时,教师随机指出:线段确实有粗有细,拔河的绳子拉直便是线段,二是讨论的内容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以到学生无所从。

2、预测讨论情况。要让学生讨论的问题,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先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估测学生中可能存在的情况或问题,合理安排讨论的方式与时间,有的放矢,进行合作学习指导,有效避免讨论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其实这一环节就是将教师置身于学生这一角色,认真进行换位思考,一个教师备课时心中没有学生,到了课堂上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何容易。

3、设计交流反馈方式。避免总是选择一些优秀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可以随机请每一学生代表小组发言,为了表示对发言人的支持要求每组内各个成员都必须举手,发言人说不全的,本组内成员加以补充,以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另外,教师能让学生用实际操作参与反馈的尽可能用实际操作进行反馈,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在学生开展做角活动后,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做角方法,就可设计实际操作反馈方式,请学生展示,有的用小棒搭,有的用纸折,有的在钉子板上围,有的用两根纸条做活动角等。这时学生中各种做角的方法尽收眼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请用同一种方法做角的学生说一说,怎样做角就大一些或小一些,感悟角的大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与倾听习惯,奠定合作讨论的基础。合作讨论旨在让每一个学都有能参与学习的过程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生动活泼,品尝成功喜悦,可目前课堂上开展的合作讨论中,学生的参与度很不均匀,一些表现欲强的学生抢着发言,而嘲讽一些反应慢的学生,也有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自为政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长此以往,极易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与倾听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与倾听习惯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培养,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听和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要大胆说,要专心听。教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同样也有善于倾听的意识,在学生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内向的学生大胆发言说错了没关系。我们在学习中鼓励他们说下次你一定能说好。多次鼓励之后孩子们一般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同时老师善意的提醒学生要注意倾听。

三、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引发合作交流,扩大感悟效应。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交流活动,及时组织学生展开灵活多样的交流,引导他们在合作交流中集思广益,相互补充,以扩大感悟的效应。

2、改进交流方法,提升感悟力度。教师要围绕教学目的,改进交流方法,刻求学生主动性的激发与培养;要以个性观念指导,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推行个性化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学习方式独立地参与学习过程;要尊重、信任、指导学生,让他们“交流”促成自我感悟。

3、扩大交流范围,推进感悟深度。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多向交流,引导他们突破条条框框,展开理解上的辩论,多角度的思考,在自主合作的讨论中,相互进行思维的碰撞,语言的交流,思路的拓展,灵感的激发,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本,使交流增值。通过课内的交流,将学生引向课外的更深层次的探究,以确保学生进一步深化感悟。

四、恰当把握合作讨论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实践性。

1、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讨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交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式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而易见,合作交流是在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当问题呈现后,不妨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思考,当学生有了初步的想法之后,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冲动,此时让他们在小组内开始交流讨论,不但满足了每个学生的需求,而且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争执,有争执才有促进,此时的合作交流才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能。

2、认识有差异,算法多样化时进行合作学习。比如:讲“乘加乘减”这一课程时,例题呈现的便是算法多样化的方式,面对情境图,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话。学生的想法也是多样化的。此时,教师将任务交给学生鼓励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结果学生得出近10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算式。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同一道题,算法有多种,要注意运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与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组内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每节课的评价方法如下:第一次由本组记分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做评价;第二次在全班交流时由其他依据各种汇报的质量,本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做组内互评点。第三次教师做全班导评,对本次合作纪律好,参与度高。分工合理,有创新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加分,最后总结,表扬优秀组及个人。上述的机制一方面用自评,互评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组内交流及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喜悦,更加积极主动地发展。

上述的小组合作学习措施使小组合作的技能参与度大幅度地提高,后进生转化成果也令人惊喜,优秀生提高显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得到了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的效果得到整体提高,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