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效果

葛玉杰王晓东

七台河市中医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行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输尿管结石全部一次性粉碎或取出成功,全部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安全有效,精心的术前准备及细致的术后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护理

Objectivetostudythenursingeffectoftransurethralureteroscopicpneumaticlithotripsyinthetreatmentofureteralcalculi.Methods:theobjectofthisstudywastochoose60casesofureteralcalculitreatedbyureteroscopicpneumaticlithotripsyinourhospital.Theclinicaldataandnursingmethods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all60casesofureteralcalculiwerecrushedorremovedsuccessfully.Nocomplicationsoccurredinallcases.Conclusion:ureteroscopicpneumaticlithotripsyissafeandeffective,carefulpreoperativepreparationandmeticulouspostoperativecare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uccessrateofsurgery,prevent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shortenthelengthofhospitalstay.

Ureteralcalculi:ureteroscopy;pneumaticlithotripsy;nursingcare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通常会发生结石嵌顿、肾脏与输尿管积水,进而引起梗阻感染,严重者可损害患者的肾功能,因此需要引起临床足够重视[1]。随着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以其安全、高效、微创、恢复快、清除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经成为治疗和根除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有效治疗手段[2]。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7月-2014年7月对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经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20-70岁,平均43岁。患者均有患侧肾绞痛或腰部胀痛不适,术前行B超、静脉肾盂造影(IVP)、CT等辅助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例,中段结石23例,下段结石34例;左侧输尿管34例,右侧输尿管结石24例,双侧输尿管结石2例;结石大小直径为0.7-1.8cm,平均为1.4cm。

1.2方法患者均采取截石位,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斑马导丝引导下,用水压扩张输尿管开口将输尿管镜侧旋进入患侧输尿管,进入输尿管后,减少灌注液量,避免过高的水压使结石上移。输尿管镜到达结石下方后仔细观察结石大小、形态、硬度、周围炎性反应及是否合并有炎性息肉等情况。随后经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插入1mm碎石探杆行气压弹道碎石,以1.8-2.0kpa的压力脉冲式击发,将结石击碎,术后常规放置双J管2-4周和双腔导尿管48-72h。

2结果

通过术前术后精心护理,60例输尿管结石全部一次性粉碎或取出成功。全部病例无输尿管穿孔、撕脱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3个月复查KUB、IVP,无1例复发及残留结石,未见输尿管狭窄等手术并发症。术后无肾绞痛、出血、感染、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效果满意。

3护理

3.1术前护理主要采取心理疏导护理,大多数患者对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这种治疗技术方法不甚了解,存在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担忧等心理变化,特别对腔镜手术缺乏了解。护理人员术前应对患者及家属积极做好解释工作,详细介绍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及配合的有关内容,说明该项技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泌尿外科新技术,该手术属微创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恢复快、安全等优点,消除患者顾虑,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已取得良好的合作,以热情、坦诚的态度和良好、真诚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术后常规给予患者去枕平卧6h,禁食禁饮6h,术后24h内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尿液颜色和量的变化,及时准确记录患者24h的出入量和引流量。患者若有呼吸困难、胸痛、明显腹痛、腹胀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期早期采取应对措施。

3.2.2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管的意义及时间。其目的是持续引流尿液,防止碎石渣、小血块堵塞双J管,降低膀胱内压力,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性感染,因此导尿管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导尿管一般于术后48-72h拔除。留置尿管期间,嘱患者取半坐卧位,以防止尿液返流,出现逆行感染。术后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术后1-3d尿液呈淡红色属于正常现象,嘱患者不必紧张,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小血块或碎石堵塞尿管;若出现引流不畅,可用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导尿管直至通畅。导尿管、导尿口用生理盐水棉球或碘伏至少每日清洁护理2次,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3.2.3留置双J管护理双J管两端分别固定于肾盂及膀胱内,起内支架及内引流作用,一般于术后14d-28d可拔除。由于双J管刺激肾盂及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3],留置双J管期间患者常有下腹不适、不同程度的腰腹酸痛、血尿及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等情况,因此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适当限制患者活动,嘱多饮水增加排尿量,必要时应用解痉药物及抗生素治疗。

3.2.4术后并发症的护理(1)血尿:多由输尿管黏膜损伤、碎石时间过长、双J管摩擦等引起,一般无需特殊护理,大多予术后2-3d自然消失。嘱多饮水增加排尿量,必要时遵循医嘱行膀胱冲洗或补液,应用止血剂,防止血块阻塞管道。(2)感染、发热:多为术前已有尿路感染者;术中腔内操作和术后留置双J管及尿管也可引起继发感染。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中低热者可物理降温,多饮水,高热者遵医嘱药物退热、抗生素治疗。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强管道护理等措施,可有效预防感染发生。(3)尿路刺激症状:主要是双J管位置不当或移动、膀胱内导管刺激膀胱三角区或后尿道所致[4]患者自觉下腹部不适、尿频、尿急等。通过合理体位、多饮水并给予解痉止痛药物处理,症状缓解。(4)疼痛:留置双J管期间可引起患者侧腰部不适、腰痛,主要是手术操作中输尿管镜损伤输尿管黏膜引起痉挛或者双J管插管引起输尿管黏膜充血、水肿,尿液反流引起,也可由小结石残留梗阻引起。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疼痛原因及按医师医嘱药物治疗,指导患者及时倾倒尿液,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谨防双J管移位或滑脱。

3.3出院指导(1)饮食:多饮水,每日至少2500ml以上,保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在,既可以稀释尿液、减少晶体物沉积,又可以防止尿液浓缩,避免结石复发。饮食上应摄入低动物蛋白、多纤维素饮食,条件允许可根据结石成分指导患者饮食,嘱草酸盐结石患者少食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浓茶、咖啡等;磷酸盐结石少吃虾仁、蛋黄等高磷食物,不能大量饮用牛奶;尿酸结石不宜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肉类、豆类等。(2)双J管指导: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一般2-4周,告知患者留管期间避免剧烈活动,不能做突然的下蹲动作,防止双J管移动或滑脱。留管期间可出现少量肉眼血尿,通过饮水、口服止血药物可缓解,若出血量大,随时来院就诊。(3)复查:出院2-4周来院复查,拔除双J管前应复查B超、尿常规等,了解双J管位置,是否尿路感染,自我检测尿液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复查[5]。

4讨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特别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成功率高、取石彻底、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治疗前评估患者,制定个体化护理,给予充分术前准备,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治疗目的、方法、步骤,以及手术的优点所在,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导尿管通畅,记录引流尿液的颜色、流量,如有异常情况及早处理。

通过对60例本组患者的护理,笔者体会到: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达到满意疗效的护理关键在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心理护理、严密的观察监测、积极主动的术中配合、正确的出院指导、治疗中各种问题的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吴天俊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比较微创医学,2009,4(5):521-522

[2]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28

[3]周练兴,陈强文,欧桂花,等带双J管患者膀胱输尿管返流与扩张输尿管的关系,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10)714

[4]张尚静,马瑞珍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0例围手术期护理齐鲁护理,2008,14(16):4

[5]蔡连菊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的护理体会中国医药导报,2011,6(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