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红艳(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内分泌科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175-01
【摘要】目的分析引起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护士才能有的放矢地在易发环节做好自我监控,提高护士技术能力。方法全面客观分析引起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并针对其原因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提高。结论静脉穿刺技术提高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的减少护患冲突。
【关键词】静脉穿刺护士患者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住院病人的大部分治疗都是通过静脉输液来完成的。静脉输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增加病人的痛苦而引起护患冲突。现就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1静脉穿刺失败的因素分析
1.1环境因素
1.1.1病房的光线暗淡。
1.1.2室温过低。
1.1.3多病人病房。
1.2操作者因素
1.2.1操作者静脉穿刺熟练程度、操作者经验的因素。
1.2.2操作者的身体及精神因素。
1.2.3选错针头。
1.2.4选错血管。
1.2.5血管充盈差。
1.2.6穿刺肢体未固定好。
1.3患者原因
患者常因自身及疾病原因,使得静脉穿刺难度增加。例如,老年病人、血管硬化病人、肥胖、水肿的病人、末梢循环差的病人等等。
2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对策
2.1环境因素安静舒适的环境、明亮和谐的光线,可以安定和保持护士的心理平衡,使护士顺利地完成静脉穿刺。
2.2操作者因素
2.2.1穿刺成功与否与操作者静脉穿刺熟练程度、操作者经验密切相关。
2.2.2操作者的身体及精神因素也是影响穿刺成功的原因。
2.2.3选错针头。
2.2.4静脉充盈差时,应使用热敷、按摩、上肢下垂等方式使其充盈,以利于穿刺成功。
2.2.5当遇到患肢不易固定的情况,可多人合作进行穿刺,一人或多人固定患者被穿刺肢体,另一个进行穿刺。
2.2.6操作者方法不当
(1)未绷直静脉,未能很好地固定静脉,特别是所选静脉易滑动,这时也易造成穿刺失败,操作者应以绷紧静脉再进行穿刺,必要时请另一护士帮助协助进行。(2)止血带扎得太松或太紧、不能阻断静脉回流或完全阻断。因而不能使静脉很好地充盈,穿刺时易失败。(3)扎止血带处离穿刺点太近或太远:扎止血带位置离穿刺点太远就不能很好地与拇指共同固定静脉,太近则不利于针头潜行,止血带扎在穿刺点以上6~8cm为宜。(4)进针角度不对,较粗直的静脉宜30°~40°大角度进针(有时角度可能更大),细小的静脉进针角度宜小以15°~30°为宜,小儿头皮静脉进针角度更小,以10°~20°从静脉旁刺入皮肤,然后将针头放平沿静脉走向缓慢进针。见到回血后妥善固定。(5)进针速度过快,致穿刺失败。操作者进针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小儿患者和老年人。(6)见回血后潜行过多,穿刺失败。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放平,与静脉平行,顺静脉走向缓慢潜行少许,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可不再潜行。
2.3患者原因
2.3.1末梢循环差的病人穿刺时要细心体会,才能察觉到针头进入血管的落空感。当觉察到落空感或见到少量回血后注入部分药液。
2.3.2老年病人老年人皮下脂肪较少,血管易滑动且脆性较高,针头易穿破血管,穿刺前不宜过早、过紧地扎止血带,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选择好血管后应松开止血带,待消毒皮肤、排好空气等准备工作完毕后,再扎上止血带进行穿刺。进针角度不要大于40°角,操作前用手轻轻摩擦皮肤30s~1min。尽量减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
2.3.3某些患者或小婴儿,因腹泻等其他原因,致脱水或周围静脉压较低当操作者发现欲穿刺的血管细小或充盈度差时,可先用注射器接头皮针抽5~10ml生理盐水边进针边由助手抽动注射器使其产生微负压,这样容易见回血。
2.3.4血管硬化病人病人皮下脂肪少,静脉虽明显暴露,但很粗硬而且管腔狭窄,弹性也差,且易于滑动,不易固定。穿刺时则因管壁增厚,针尖不易刺入管腔,穿刺者可感到血管坚韧如绳索状。穿刺时需牢牢固定血管,针尖应在静脉的上方向下压迫直接刺入。
2.3.5肥胖、水肿的患者血管充盈虽好但位置较深,需使用消毒的手指按压水肿皮肤显露血管,触及血管的位置及走向,边触摸边进针。
2.3.6特殊患者患者因皮肤病、烧伤或皮肤颜色较黑,或前次输液拔针后,未按压好针眼致皮下淤血皮肤青紫,或小儿静脉输液时哭闹致使皮肤发红,影响操作者对血管的观察,应仔细寻找可以穿刺的静脉,并尽量使其充盈以利于穿刺成功。
2.4其他原因患者和家属期望值过高,造成护士紧张,这时护士应向患者或家属做必要的解释,同时应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总之,环境因素、其他因素是次要因素,操作者的水平和患者具体情况是主要因素。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剑琴.现代临床护理技术手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9(2):57-59.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