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角色模糊”问题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角色模糊”问题的探索

贾兴州

阜阳工业经济学校

随着市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时对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求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独立操作,成为一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员工,而不是消耗企业物资的实习生。为了缓和企业"重实践"和学校"重理论"的矛盾,让学生能尽快、尽早、尽好地就业,《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无疑成了财会专业在校生通往企业的必选课程,成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因此学好这门课至关重要。但经过几年的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角色模糊"的问题,即对自己操作内容的岗位或职务的界定不清楚,笔者对这种原因的形成进行了如下分析。

一、"角色模糊"的成因

(一)受教学内容的限定,角色定位难以划分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必要的财会专业课程如《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等理论知识的后进入到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学习,即会计电算化。所谓会计电算化就是在会计工作中以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方式对会计业务进行处理,并部分代替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预测及至对经济活动的决策。它实质上是一种在理论基础上的操作加强。因为受到教学内容的限定,课程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能系统地完成一整套的账务处理,包括记账、过账、审核、编制报表等,因此在操作中容易给学生造成会计工作"一手操办"、"一手包办"的困扰意识,违背了企业内部控制原则和会计的监督职能。

(二)受实践经验的影响,角色权限意识淡薄大多数在校生没有足够工作经验,习惯于从理论到理论,即使有些学生参加过暑期的社会实践,但因为财务工作肯有机密性、严谨性的特点,一般学生多从事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无法真正接触财务工作的实质内容,对日后工作帮助也不大。正因为这种缺陷,造成很多学生对电算化操作的角色意识比较淡薄。曾经有一位学生应聘到一个出纳岗位,主办会计让其用财务软件录入记账凭证,结果该生"篡权夺位",从凭证录入到报表编制都完成了,所有的单据凭证、报表都是同一个人的姓名,好心反而办了坏事,搞得主办会计哭笑不得,不得不作补救和返工,增加了他人的工作负担。

(三)受惰性思维的牵绊,角色总结滞后学习是一个不断更新温故的循环过程,《论语》中讲"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总结温习的重要性。而现在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太急于求往往忽视了这个学习方法,认为突击考取会计电算化的合格证就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却懒于对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作反思,殊不知这样的证书经不起实践的考验,等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还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满头雾水,到时再作回顾、作总结、作记忆却为时过晚。针对学生在会计电算化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模糊"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下尝试,系统归纳起来如下三点。

二、"角色模糊"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清楚角色划分如果把会计电算化整个操作流程当作是一部电影的话,那么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导演"应该事先对这部"电影"的所有角色进行划分,对"演员"作一个综合的描述,让"演员"了解不同人物所要从演的"剧情"。虽然这项工作的开始不是电算化操作的必经阶段,但是作用却不容小觑。通过教师对不同工种的介绍,如制单员、凭证审核员等,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整个会计实践工作中人物关系的一个总体框架图,以便于操作的进行。根据现行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情况,结合记账凭证会计核算程序,教师可以将人物的权限和工作内容进行如下划分:

(二)明确角色权限

1、出纳员或会计助理员--原始凭证审核员、制单员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应付省级的电算化考核或完成即定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原始凭证的审核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事先打印好的对经济业务的文字描述,这与实际工作是有一定差距的,缺乏实践课程的真实性,趋同于理论教学。为了规范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谨慎的职业态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复印了相关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供学生审核,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是最大程度地接近模拟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入审核角色状态。为了节约人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中小企业的原始凭证审核员兼任制单员,由出纳人员或会计助理员来担任。原始审核凭证完结后,进入到制单过程,这是学生真正开始操作财务软件的开始,也是整个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制单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会计过账、编制报表的正确与否。因而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权限有进一步的认识,明确工作责任。

2、主办会计或会计部门负责人--记账凭证审核、过账、结账制单结束后,紧结着是凭证的审核和登账过程,一般单位而言,从这个过程开始是主办会计或会计部门负债人的工作,扮演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以上二项工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让临坐的二位同学互换角色。例如A同学完成内容(1)后,由临座的B同学来完成工作(2),二个互相调换,这样不但有利于角色的界定,明确角色权限,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更具真实性,可谓一举多得。

3、作好角色总结经过一个系统的操作,每位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基本能完成一份完整的作业,初步形成了"什么是会计电算化"、"如何操作会计电算化"概念,理清了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不同角色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权限,当然这还需要日后的多次模拟练习来巩固和强化。为了提高日后教学的质量,防止学生出现"角色模糊"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初步模拟后利用一至二个课时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进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同工种工作任务的界定,增加实操能力。综上所述,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明确不同工种角色的划分、了解角色权限的职责、增强自我角色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解决"角色模糊"的问题,更好地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能力。教无定法,笔者认为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求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达到教学互助,教学互长,教学互乐。

参考文献

[1]辛爱云.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09,15.

[2]刘媛.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6,8.

[3]牛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