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家庭服药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1

心力衰竭患者家庭服药护理

周丽玲

湖北省荆门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周丽玲448000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服药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以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实施家庭服药护理的观察组,给予疾病常规护理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施家庭服药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服药护理,保证了患者长期家庭服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高了患者家庭服药依从性,有效确保了患者家庭服药治疗效果。延缓了心力衰竭病情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力衰竭家庭服药护理

因受家庭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个人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心脏病患者人群逐渐扩大。许多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家庭护理的缺失掣肘,导致心力衰竭患者逐步递增[1]。因此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家庭服药护理,建立有效的家庭服药方法,对有效控制病情,巩固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治疗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300例罹患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随机划分为150例观察组和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给予家庭服药护理,其中男性78例,女性22例,年龄50——90岁,平均年龄66岁。150例对照组,给予疾病常规护理,其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55——85岁,平均年龄56岁。患者心功能分级依据killip标准实施:245例为killipⅢ级,55例为killipⅣ。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致病原因等的临床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150例患者在开始家庭养护治疗阶段,护士按常规出院护理进行:生活起居、情志、饮食、服药及功能锻炼的健康宣教护理。

1.2.1观察组150例患者从住院治疗至出院期间,护士执行有计划性、分时间段的家庭服药护理:①家庭服药心理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根据患者家庭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个人文化水平、性格,对疾病的认知等方面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不良情志的方法:如与人交谈法、听音乐法、有氧运动法、转移情志法等[2]。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充分认知家庭服药的意义,逐步培养坚持服用口服药的习惯。②药品知识普及。结合心力衰竭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病理特征,为患者提供疾病口服药知识普及,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各治疗阶段服药特点。按医疗方案,将患者服用药物按:主治药物、辅助药物、保养性药物等进行分层讲解;按强心、利尿、抗凝等功能进行分类包装;按不同时间服用要求分装药盒,标识清晰,起到有效引导、加强记忆的作用。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效果观察、及应急自救方法。③健康科学家庭服药护理。按治疗阶段指导患者服用联合制剂、固定复方制剂[3]。并按医嘱要求,根据服药时间、剂量、次数等制作简单、易懂服药卡。指导患者家庭服药时严格执行患者本人、家属、服药卡三重查对,严防漏服、错服及自行停服药物。定期反馈家庭服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调整。结合起居饮食与养生保健,提高家庭服药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患者长期家庭服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和控制。同期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1.4统计学处理心力衰竭患者家庭服药护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采用χ2表示计数资料,两组之间的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50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0例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15010440696

15080403080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3讨论

心力衰竭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极易因各种诱发因素而急性发作,疾病预后不理想。同时因治疗时间长,显效慢,易反复,因此罹患该病后,患者心理压力大,缺乏自信。护理人员在患者进入家庭服药治疗阶段时,通过护理手段干预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转,无一例因心力衰竭诱发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对患者实施家庭服药护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WHO,心力衰竭诊断标准[S].1999.

[2]孙秋华孟繁洁中医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3]李肖静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的影响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5,3(2):55.

[4]李家邦高鹏翔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