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辅助检查对输尿管癌诊断价值比较及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不同辅助检查对输尿管癌诊断价值比较及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瞿荷辉

(岳阳长炼医院B超室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辅助检查对输尿管癌诊断价值比较及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多因素。方法将本院中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随机抽选出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包含4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螺旋CT尿路造影(CTU)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实施B超检查,然后对可能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具体病因进行分析。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48%,对照组为52.1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发现,在输尿管癌患者中,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起决定性因素,而手术方式也会对其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结论通过对输尿管癌患者实施不同的检查方式发现,CTU的诊断率明显高于B超,可应用于原发性输尿管癌影像学的诊断中,而想要改善患者预后,需要正确的诊断和分期,才能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关键词:不同辅助检查;输尿管癌;诊断价值;影响因素

输尿管癌在临床泌尿系统中比较少见,且早期诊断有一定的难度,据实验报告[1],目前发病率正逐年增长。针对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很常见的辅助检查方式包含CTU、B超、逆行造影、输尿管镜等,而其中的诊断效果还尚未明确。此外,因其肿瘤位置比较特征,所以很难诊断,且术后容易引发膀胱癌,导致预后较差[2]。为分析不同辅助检查对输尿管癌诊断价值比较及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因素,本次研究将本院中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获得一定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中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随机抽选出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组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包含46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介于52-80岁之间,平均年龄(67.8±6.4)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介于51-82岁之间,平均年龄(68.2±6.1)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慢性疾病和精神异常,且够配合相关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其年龄、性别等基线数据进行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进行检查:让患者在检查前保持膀胱充盈,然后保持平躺和侧卧,进行所切面的扫查,其中包含患者的双肾、双侧输尿管和膀胱,并对其供血情况进行观察,注意探头的频率应保持在2.5-5.0MHz,将扫描结果和健侧进行对比。

实验组患者采用CTU进行检查:选择GE公司的16层螺旋CT,然后扫描患者的肾上缘和耻骨联合之间,注意层厚应为5.0mm,螺距为1.5mm,扫描过程中患者保持屏气,随后进行图像重建,首先进行CT常规平扫,再将速度调至3mm/s,将80-100ml的碘比醇进行肘静脉注射,注射后的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均进行扫描,观察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效果,以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

1.3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根据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进行分析后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而实验结果中,所有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而本文中一般资料的年龄信息应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采用t值进行检验,若p<0.05,则说明实验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3.48%,对照组为52.1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2.2通过分析发现,在输尿管癌患者中,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对其预后起决定性因素,而手术方式也会对其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3讨论

由于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腰痛、血尿,而在术前需要靠影像学、病例组织学检查或内镜进行检查,而逆行造影、B超、IVU等检查方式比较常见,但均未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3]。CTU、输尿管镜等检查是最近几年出现的辅助检查方式,且被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输尿管癌的诊断准确率。

CTU是直接在冠状面矢状面将泌尿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直观的将上尿路显示出来,能够提高肾脏和泌尿上皮恶性肿瘤的诊断性,且能够对输尿管旁、肾盂旁的脂肪组织清晰的展现,能够有效的进行肿瘤分期的诊断[4]。本次研究将其和B超相比,诊断正确率明显更优。

同时,本次实验对可能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具体病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患者术后是否接受化疗、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患者预后有明显的关系[5]。

综上所述,通过对输尿管癌患者实施不同的检查方式发现,CTU的诊断率明显高于B超,可应用于原发性输尿管癌影像学的诊断中,而想要改善患者预后,需要正确的诊断和分期,才能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胡益仙.不同辅助检查对输尿管癌诊断价值比较及影响输尿管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

[2]曹祥熙,肖美娟.腹部高频及腔内超声联合应用方法及其对提高输尿管癌诊断率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9):62-63.

[3]陈娟,李思江,蒲军,何云锋,王德林,吴小候.输尿管癌的早期诊断及影像学特点[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01):73-76.

[4]陈燕华,胡福长,何丽娉,徐颖.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7,29(12):1753-1755+1761.

[5]杨晓煌,胡娜,王云华.原发输尿管淋巴瘤PET-CT表现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42(09):1116-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