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骨伤医院浙江温岭3175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后小腿U型+后托石膏治疗单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小腿U型+后托石膏治疗单踝骨折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龄13~63岁,中位数58岁。左踝31例,右踝44例。内踝25例,外踝50例。受伤至手法复位小腿U型+后托石膏治疗时间1小时至8天,中位数1天。治疗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部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月至1年,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周,中位数5周。均无并发症发生。骨折后3月,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评定疗效:优52例,良23例,差0例。结论: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后小腿U型+后托石膏治疗单踝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者踝部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单踝骨折U型+后托石膏中医正骨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63-02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踝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十分重要。若治疗不当将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们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后小腿U型+后托石膏治疗单踝骨折患者7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5例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浙江台州骨伤医院门诊及正骨科住院治疗的新鲜闭合性单踝骨折患者,其中男47例,女28例。年龄13~63岁,中位数58岁。左踝31例,右踝44例。内踝25例,外踝50例。受伤原因:上下台阶扭伤58例,高处坠落扭伤17例。受伤至中医正骨复位时间1小时至8天,中位数1天。
2.方法
2.1手法复位及固定
手法复位采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行骨折闭合复位,部分患者疼痛耐受较差可在麻醉下复位。复位方法均采用与受伤机理相反的方向运用端提挤按等传统中医正骨手法进行闭合手法复位。固定方法维持伤踝于内翻(外翻致伤)或外翻(内翻致伤)背伸90°位,修剪U型石膏绷带宽度与小腿内外侧同宽,浸泡铺棉纸后固定踝关节于内翻(或外翻)位,固定石膏时注意保护腓总神经及骨凸部位的防压疮保护,石膏固定过程中注意足弓的塑形,待U型石膏干燥成形后,再加小腿石膏后托固定使踝关节保持于背伸90°位(功能位)。
2.2复位后处理
复位后复查X线,达到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如抬腿练习、屈伸膝关节、足趾屈伸活动、肌肉收缩等活动以预防骨折临近关节的关节僵硬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如骨折复位不满意则重新复位或手术治疗。U型+后托石膏固定期间当定期调整石膏松紧度,三周后可改用超踝关节小夹板固定以达到踝关节早起康复锻炼的目的,小夹板固定1至2周直至临床愈合。[2]期间按骨折三期治疗,早期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中期调和营卫、接骨续筋;后期补益肝肾、接骨续筋治疗。
3.结果
3.1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优:骨折近解剖复位,X线显示踝关节结构正常。踝关节活动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无异常不适。良:骨折达解剖复位,X线显示踝穴内侧间隙相差小于2mm(双侧对比),踝关节结构接近正常。日常生活及工作无明显影响。差:X线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较差,关节面不平整,踝关节结构未能正常,踝穴内侧间隙相差大于2mm(双侧对比)。日常活动受影响。
3.2疗效评价结果
7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月~1年,中位数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周,中位数5周。均无并发症发生。骨折后3月,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1]评定疗效:优52例,良23例,差0例。
4.讨论
踝部活动跟人们日常互动息息相关,踝部骨折多发生于年轻人,高处坠落和车祸是常见原因,是踝部严重的高能量创伤。单踝骨折常伴有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撕裂[2],既往对单踝骨折的治疗不够重视,主要是在维持踝关节稳定和功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外踝的短缩和旋转使距骨向外倾斜移位,单纯小腿前后托石膏或单纯小腿U型石膏固定不稳定,治疗结果常不满意,较容易发生复位后骨折再移位或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和异位骨折等并发症。我院对单踝骨折整复后骨折对位对线满意者即行固定,选择小腿U型+后托石膏固定,取得较满意效果。U型+后托石膏固定在单踝骨折的治疗中能有效将踝关节固定于内翻或外翻位,并使踝关节维持于复位后的背伸位,有利于保护骨折的良好对位。[3]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后小腿U型+后托石膏治疗单踝骨折,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患者踝部运动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金海斌,郭定聪,林立国.U型石膏加后托治疗三踝骨折伴关节脱位[J].浙江临床医学,2001,04: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