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典型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1

校园安全典型案例分析

刘纪生

刘纪生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丰台100070)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2-0264-01

摘要:校园安全问题是每一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作为校园的管理者,在维护校园规章制度的同时,更要保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有一个秩序井然的校园环境,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本文根据一典型案例,做出几点分析。

关键词:校园安全;案例分析

案例:2008年1月9日晚上6点正值下班时间,某大型超市内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闪着警灯的警车疾驰而来,紧跟着超市的扩音噐传出:“因故暂停营业,请顾客听从指挥,迅速离开超市”的声音。与此同时有关人员开始组织疏散人员,在超市的外围已开始紧张、有序地拉起了警戒线……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不明真相的顾客发懵,人们都在问:究竟发生了什么?

原来,就在刚才110报警台接到报警:称这个超市有定时炸弹。事关重大,为了保障人民生命的安全,为了保障财产免受损失,为了保障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北京市公安局直接部署,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停止营业,疏散超市人员;公安人员立即进入现场排查。于是就发生了上面的一幕!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经过公安人员地毯式的清查,什么也没有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北京市公安局迅速侦破了此案。原来,报警称这个大型超市有定时炸弹,纯属恶作剧!

经查:07五年制学生张XX等两名学生互相炫耀,于是用手机……

结果:某大型超市因这场闹剧,停业两个小时,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张朔等同学因触犯国家法律,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5条第一款规定:散步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客观地说,张XX同学没有前科,平时表现一般,令人费解的是张XX等同学回答他们的作案动机时,竟然是十分荒唐:这样做觉得很刺激,在同学中地位也能得到提升。经过公安机关审查和教育,因是初犯,被行政拘留10天后释放了。

这的确是一个典型个案,确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给我们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做好保卫管理工作,预防青年违法犯罪提出了新课题。

青年违法犯罪的情况始终是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预防青年违法犯罪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分析张XX等同学的案例,警示我们要有效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做好青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一是可以控制某些个体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降低发案率、犯罪率。这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益,还可以减少可能发生的社会危害,尤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帮助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在大学生素养和情绪控制力普遍都差,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一时的冲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他们根本体会不到。所以,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

正像张XX同学回答公安人员讯问时讲的,他的肇事动机就是在同学中显示自己,就是觉得这么做了、很刺激。实际上在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犯罪研究中,可以发现很多青少年犯罪心理和行为都表现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首先,认识能力很低,甚至愚昧无知;其次,缺乏正义感和道德感,容易爆发激情,难以自控,极不稳定;再有,意志力薄弱,表现自负,畸形地发展自己的意志力,有较强的冒险侥幸心理;同时,在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冲动性、模仿性、残忍性等,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从这里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张XX一方面是个法盲,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实际上存在着很严重的心理障碍。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张XX事件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开放的社会体制、社会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互联网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拓展,使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方式进一步多元化。在这种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中,人们在信念和行动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出现了信仰危机和思想上的不稳定性、无中心和多元化的表征。这种多元文化冲击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为处在知识和文化前沿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部分学生中表现为:信仰危机、政治冷漠、情绪困惑和心态浮燥等,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引导,做到既要使我们的讲解更有说服力,又不失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

高校保卫工作,不仅为师生员工提供高效安全服务,而且担负着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维护校园秩序的重要任务。从张XX事件的典型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安全保卫部门,在学生中开展预防青年犯罪的工作中,决不能忽视关心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暴力倾向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合作,共同努力,争取早发现,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