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人民医院呼吸科甘肃平凉744300)
【摘要】目的:观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03月-2015年09月泾川县人民医院6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引流量、疼痛评分、肺功能方面的情况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3143±221)mL显著多于对照组(2365±214)mL(P<0.05);疼痛评分(数字分级法NRS)4±1分优于对照组6±2分;FVC%为(93.2±3.2),FEV1%为(92.2±4.1)高于对照组的(86.5±3.8)、(84.3±3.4)(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佳,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积液;观察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154-02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的常见病,肺、胸膜和肺外疾病均可引起,临床以结核性和肿瘤性胸腔积液最为多见,主要症状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临床实践证明,传统的反复间断穿刺抽液的治疗方法,不仅需要多次B超检查定位,而且患者还要承受因多次穿刺带来的身体、精神、经济上的痛苦。本科自2014年03月-2015年09月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胸腔,引流积液,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03月至2015年09月泾川县人民医院经胸部B超(或)和X线、CT等检查,确诊为胸腔积液60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34.7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44例,肿瘤性胸腔积液12例,肺炎性胸膜炎4例。大量胸腔积液44例,中等量积液16例;其中单侧积液17例,双侧积液43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随机抽签法分成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9岁,平均(28.9±4.8)岁;病程7~21天,平均(10.3±3.1)天。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79岁,平均(35.8±4.6)岁;病程7~15天,平均(11.2±2.3)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经胸部B超(或)和X线、CT等检查,确诊为胸腔积液60例患者。
1.3排除标准
排除凝血功能异常、局部皮肤感染、外伤手术史及中心静脉导管过敏者。
1.4材料和操作方法
材料:治疗组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包(江苏亚华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3660289号。YZB/国0793-2012),皮肤消毒物品,无菌手套2副,2%利多卡因,一次性5ml注射器,3M透明敷贴,一次性引流袋,无菌小纱布2块,胶布若干。对照组无菌胸腔穿刺包,皮肤消毒物品,无菌手套2副,2%利多卡因(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2295产品批号:201502253),一次性5ml注射器,一次性30ml注射器,无菌小纱布2块,胶布若干。
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植入,一般常选择患侧腋中线第6~7肋间或肩胛角线第7~8肋间肋骨上缘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麻醉。必要时以B超定位胸腔积液最低点为穿刺点。待麻醉满意后换用导引穿刺针进入胸腔,将导丝沿穿刺针进入胸腔5~10cm,拔出导引穿刺针,使用扩皮针扩张穿刺点,退出扩皮针,将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置入约5~10cm,取出导丝,将导管用3M透明敷贴固定外接引流管及引流袋,第一次放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200ml[1]。对照组采用胸腔穿刺针穿刺抽液,每周2~3次,一般常选择患侧腋中线第6~7肋间或肩胛角线第7~8肋间肋骨上缘为穿刺点,常规消毒皮肤、铺巾、局部麻醉。必要时以B超定位胸腔积液最低点为穿刺点。待麻醉满意后换用胸腔穿刺针穿刺,感觉有落空感时针头停止进入,乳胶管接30ml注射器缓慢抽液,第一次放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穿刺抽液结束,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对两组患者的抽液情况与胸水量、疼痛分级、肺部功能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进行观察记录,并定期进行B超复查。
1.5疗效评判标准
B超检查正常,胸腔积液完全吸收为治愈;B超检查胸腔积液吸收量超过80%,即为有效;B超检查胸腔积液吸收量低于20%,即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肺损伤、胸膜肥厚粘连、气胸、肺水肿等不良反应。
3.讨论
胸腔积液为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反复穿刺后增加患者痛苦,容易导致穿刺部位感染,皮肤溃破以并发气胸、胸膜反应,尤其在胸腔积液量不多的情况下,穿刺针容易对肺部组织造成误伤,因此,在穿刺过程中应仔细操作。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操作时,应一次定位、穿刺,提高胸腔置管的一次成功率,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持续、缓慢引流,以免引起肺水肿等不良反应,本研究中没有出现类似的不良反应情况。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一般5~10分钟可完成;②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③减少反复穿刺过程中的风险;④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⑤可采用多种体位,有利于胸腔积液完全引流,同时在胸水引流完后仍能进行胸腔内注药;⑥通过调节胸腔积液的引流速度,避免过多过快引流引起的复张性肺水肿;⑦中心静脉导管管径细、直径为2.4mm,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少,可仅予贴膜固定,患者不适感轻。但同时也存在有导管易脱落、扭曲、堵管等缺点。因此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过程中护理支持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是重要前提,保持导管的固定通畅及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是治疗的关键。只有采取正确的医疗措施和护理方法相配合,才能提高医疗质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引流期间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严格控制引流速度,同时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当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关闭引流管,嘱患者平卧后休息,待病情好转后继续引流。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防止滑脱、扭曲、折叠、受压。由于胸水中有大量纤维沉淀物,引流过程中易阻塞管腔。有文献认为纤维蛋白的存在,胸腔积液黏稠化,产生蛋白凝块,积液呈多房分隔改变以及胸膜纤维化,这正是临床胸腔积液引流失败的常见原因。处理方法,可在无菌操作下调节引流管位置,或用生理盐水10~20ml冲管,也可用少量肝素盐水(25u/ml)冲管,冲管时压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患者疼痛不适。B超提示无胸水或肺复张良好可拔管,拔管后穿刺点用无菌棉签按压4~5分钟,0.2%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持续按压15~20分钟。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插管引流是一种微创手术,且拔管方便,无须创口处理,感染机会少,值得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本研究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的治疗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而以多次穿刺抽液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部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佳,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梅桂萍,谢红珍.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2]魏鹏飞.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渗出性胸腔积液发生堵管时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106-107.
[3]韦春燕.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2例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3,17(3):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