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理论在肿瘤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循证医学理论在肿瘤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陈志玲曾珊方桂香黄带仙

陈志玲曾珊方桂香黄带仙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广西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循证医学理论在肿瘤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科实习的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科实习的5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采用循证医学理论培训方式教学,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成果情况。结果:循证医学理论培训方式教学,采用真实案例,把实际和理论结合起来,增加教学互动,取得了显著教学成效,将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成绩进行比较,研究组理论平均分数为(94.7±3.5)分,实际操作平均分数为(96.1±2.9)分,对照组理论平均分数为(73.2±5.4)分,实际操作平均分数为(87.1±6.0)分,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理论培训方式教学效果明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临床护理人才。

【关键字】循证医学;肿瘤;内科;护理;教学

循证医学可简称为EBM[1],指遵循科学依据的医学,属于近年临床中实践而发展的新兴边缘科学中的一门,问世后,医学界中便出现了极大的争论。循证医学主题思想主要是根据问题去寻找证据[2],因此,将循证医学理论应用到肿瘤临床的教学中,有利于临床实习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的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有效的使用相应的成果,改变临床实习生在思考问题上固有的思考模式和思考习惯,可一定程度上丰富临床经验,更新所积累的知识。从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新一代临床护理人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科实习的临床护理实习生100名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期间实习的5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间实习的5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中包含男性4名,女性46名,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为(20±2)岁。研究组中包含男性5名,女性45名,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20±2.5)岁。100护理实习生均为大专学历,所选对象均符合本研究课题,且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无差异,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每组护理实习生均经过6周时期的培训实习,对照组人员给予常规的教学方式,即老师向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讲课、查房、床边指导学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研究组人员采用循证医学理论培训,其步教学骤如下:(1)首先建立正确的熏蒸医学理论思维习惯和模式,设立循证医学的课堂,详细介绍其循证医学理念,让护理人员明确循证理论与传统的教学的区别,引导护理人员在遇到问题时尊重客观的证据;(2)告诉学生在肿瘤内科护理实习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根据案例,查找病人身上的护理问题,分清哪些问题是需要快速解决的,哪些问题可以暂缓解决,同时鼓励学生找出问题的新进展、新观点;(3)要求学员通过查阅资料,寻找所见到问题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诊断依据;(4)学生和带教老师共同讨论证据的可信度,对证据进行客观评价,确定最佳证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5)评价护理效果,总结与整改措施,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及时再次查找证据,寻求解决方案。

1.3结果判定

每组护理实习生实习结束出科轮转时均接受理论及操作考核,由相关部门制定考核方法,包含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所掌握情况越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用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将两组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成绩进行比较(接受培训6周后),研究组理论平均分数为(94.7±3.5)分,实际操作平均分数为(96.1±2.9)分,对照组理论平均分数为(73.2±5.4)分,实际操作平均分数为(87.1±6.0)分,两组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情况比较(±s)

理论知识(分)实际操作技能(分)

对照组73.2±5.487.1±6.0

研究组94.7±3.596.1±2.9

t18.29987.3971

P0.00000.0000

3.讨论

临床实践中,患者的情况往往是错综复杂、千差万别的,远不像教科书或指南等描述的那样单纯,这就要求临床肿瘤工作者改变临床带教模式,运用循证医学培训方式带教,一方面要求护理实习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以临床问题为基础,培养实习生的创新精神和临床能力,通过已知探求未知,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肿瘤内科护理临床教学过程中,应让护理实习生从实际的病例着手,按照循证医学的实际方法与循证医学证据来解决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治疗以及护理等相关性问题,进而使临床的实践能力提高[3]。以肿瘤晚期患者疼痛护理为例,传统的处理观念具有一定冷漠性,盲目的给予止痛处理,现则以积极为主,找到引起患者疼痛的因素及需要止痛的依据,按三阶梯止痛原则处理;对肿瘤患者出现的发热,先分析是癌热还是感染性发热,再给予对症性处理,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用循证医学,可为肿瘤患者提供最为合理、有效的诊治规范,最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等[4]。由此用循证医学理论培养肿瘤内科临床护理实习生,不仅提高护理带教效果及护理质量,而且丰富了护理实习生的医学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快速适应肿瘤内科护理工作需要打下坚定的基础。综上所述,循证医学理论在医学界将属于重点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在临床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带教效果及方式。

【参考文献】

[1]谢求恩,何爱咏.循证医学思维方法在骨科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07,28(14):54-55.

[2]孙芸芸,李仕明,康梦田等.中国眼科医师对循证医学认知及临床实践的调查及分析[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10):921-926.

[3]郑庆锋,王宇昭,朱赛楠等.新辅助化疗及辅助化疗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应用对NSCLC治疗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1,38(4):232-234.

[4]张青.循证医学理念在肿瘤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