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胸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胸的临床应用

姜从尧

姜从尧(秭归县水田坝乡卫生院湖北秭归443605)

【摘要】中医的胸痺、真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冠心病是因冠状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导致病变血管不同程度的阻塞。[1]而出现的心绞痛。多因寒凝气滞、血瘀痰阻而成。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在临床证候中,多虚实夹杂,或以实证为主,或以虚证为主[2]。

【关键词】炙甘草汤益气养血复脉胸痺

《伤寒论》曰: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意思是跳动缓慢、无规律、经常停一下的叫结脉;跳动得快,有规律停一下的叫代脉,习惯结代同称。张医圣就用炙甘草汤治疗。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又名复脉汤。主要功效益气养血、滋阴复脉。主治气血虚少,症见虚羸少气,心悸心慌、虚烦失眠、大便干结、舌质淡红少苔。脉结代或细数。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证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脉失养,或心阳不足,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

1处方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人参6克生地黄30克桂枝9克阿胶6克(烊化)麦冬10克麻仁10克大枣10枚(擘)。[3]临床使用炙甘草汤时,加少许白酒。把药泡在水酒溶液中浸一定时间,可使其他药物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来后,再煎煮以提高疗效。

2加减化裁

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加黄芪;

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冬;

偏心阳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

悸动心神不宁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更重者再加龙齿、磁石以重镇安神;

痰瘀阻胸见胸中满焖,不能安卧,短气者加枳壳、瓜蒌、半夏;

瘀血阻胸见胸痛彻背,舌有瘀点加田芪、红花;

便秘重用麻仁、加当归、桃仁。

3典型病例

3.1李某某:女、77岁,2010年10月,经某院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室性早搏。心率每分钟五十次。心电图示st段低平。血压100/60mmHg。证见心悸心慌,气短乏力,常太息,食少眠差,胸中憋焖,天气变化尤甚,常需服速效救心丸缓解。诊其脉若有若无,或三、五至,或七、八至一止,止无定数。舌淡无苔。脉症合参显系年老体弱、气虚血少、偏心阳虚。乃用炙甘草汤加味:炙甘草20克红参10克桂枝10克麦冬20克生地30克大枣10克阿胶10克(烊化)麻仁20克生姜10克附片6克黄芪10克瓜壳10克枣仁15克柏子仁15克茯苓20克田芪10克红花10克二剂水煎服,嘱其加白酒二两入水中泡药20分钟后煎煮。二诊病情好转,心悸、气短乏力减轻。脉搏亦较前有力,但仍结代。效不更方,再以前方炙甘草加至30克附片加至10克麦冬加至30克三剂同前煎服。三诊脉证气色大有好转,脉搏仍偶有间歇。仍宗炙甘草汤合归脾汤加山药、丹参作丸药一剂续服半年以巩固疗效。该病人到现在仍病情稳定、生活自理。

3.2桓某:女,34岁,2012年2月30日诊,患者心悸反复发作四年,近一周来加重,心悸、怔忡,胸焖乏力。舌淡红苔薄腻,脉结代。血压110/70mmHg.心率82次/min,率不齐。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室性早搏。脉症合参病系心悸。心阳痺阻,气机郁滞。治宜通阳复脉,乃用炙甘草汤加味,炙甘草20克党参15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麦冬20克阿胶10克(烊化)麻仁10克茯苓20克白术10克大枣10克枣仁10克生姜10克。二剂水煎复。二诊,各症减轻,心率已降至75次/min。以上方加丹参20克、枳壳10克连复七剂而愈。

4体会

《金匱要略》云:阳微阴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责其虚也[4]。现代研究认为血瘀为本病的首要病因,文献资料中医证型分布占首位。[5]本方以炙甘草为君药,益气补中,心血充盈,则脉道通利。重用生地,峻补真阴,阿胶、麦冬、麻仁养阴补血以充脉体;人参、大枣补气益脾,助生化之源;桂枝振奋心阳,生姜温通血脉;清酒煎煮通阳利血脉,使滋阴而无滞。本方辛温助阳之品与甘寒养阴之味相配,令阳生阴长,气血同调,共收益气复脉、滋阴补血之功。临证时辨清阴虚、阳虚之偏重以及夹湿、夹瘀之兼证,合理变通,可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弥补了西药抗心律失常疗效的不足。本方效高价廉,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用指南.湖北省卫生厅147页.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9.

[3]广州中医学院主编.方剂学.第一版[M].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51.

[4]中国中医研究院.金匱要略语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88.

[5]文川,程伟.206例心绞痛患者问诊资料与中医辩证关系的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