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病的风险及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病的风险及因素分析

安丽敏

安丽敏

(山西省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032000)

【摘要】高血压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以原发性高血压最为常见,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血压升高,并且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也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病出现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对于心、脑、肾等一些重要的脏器的结构与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过程中,对其发病风险及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对于高血压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病的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023-02

我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非常的大,其对于患者的影响是非常的大的,其危险因素也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心血管病,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研究。

一、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风险因素变化

在临床实践中,心血管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这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表明,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研究表明,患者高血压的患者在临床中患冠心病的概率要高于常人的3倍左右,载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载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增高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大都伴有血脂异常,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由于高血脂的存在,会促进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其主要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时,血管内部的剪切力、张力等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内膜的增厚,血管内皮的通透性会显著增加,相应的血胆固醇会在血管内膜下沉积,这容易将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激活,会对胆固醇产生一定的吞噬作用,从而导致形成一定数量的泡沫细胞,并将血小板激活,释放出大量的粗生长及促凝血的因子,对平滑肌细胞增生及纤维组织增生与迁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该过程中,就会直接导致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高血脂及高血糖等也是心血管病发病的风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如果这几种因素相互叠加作用,会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显著提升。

二、高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分析

高血压患者在出现冠心病时,尤其是出现ACS时,上文中提到的传统的危险因素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从整体上来分析,血脂的升高仍然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医学的进步,对于高血压心血管病的研究逐渐深入,在其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一些新型的风险因素对于心血管病的发病具有较大影响,下面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

C反应蛋白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急性期其浓度可以升高上千倍,其是由肝脏所产生的,IL-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对C反应蛋白的生成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由于健康个体的C反应蛋白的含量较低,而普通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又比较低,是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的,在临床试验中,对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时应用的是超敏感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与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的升高,患者的C反应蛋白的值明显升高,这可能是由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于健康人。

有研究表明,高敏C反应蛋白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的关系,其在ACS的诊治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炎症指标,作为一种急性期的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感染及组织损伤等各种疾病状态中,会表现出显著升高,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是ACS发病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及ACS患者来说,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是外周动脉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等血管性死亡风险非常有力的、独立的预测因子。

三、脂联素与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分析

脂联素是一种高浓度存在于人体循环中的脂肪细胞来源蛋白质,对于血管稳态、免疫应答、炎症反应、胰岛素敏感性、能量代谢等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有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患者及糖尿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人,在相关的研究中,低脂联素血症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因子及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脂联素水平会随着患者血压升高而逐渐降低,这主要是由于脂联素水平降低的过程中,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苯酚胺类物质的增加,这会对脂联素的表达与分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有学者认为,低脂联素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脂联素水平对于ACS发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临床实际中,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we脂联素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其主要的作用机理是:对血管内皮的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单核细胞的粘附性有效降低,有效抑制巨噬细胞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并能够有效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四、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基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物,人体中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途径主要有:转硫化途径与再甲基化两种途径,试验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都伴随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以作为静脉血栓、脑卒中、心血管病等血管性疾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主要的作用机理为:同型半胱氨酸导致内皮细胞损伤,产生大量的活性氧中间产物,对于血栓形成及血管收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诱导静止期中的平滑肌细胞进入到分裂期,使动脉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使组织因子活性及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增强,导致机体处于血栓前状态,容易导致形成血栓。另一方面,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之后,再甲基化途径的缺陷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

结束语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患心血管病的概率大大提升,本文就主要对其传统风险因素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新型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对于高血压心血管病的预测及风险评估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冬,李翠芬,王薇,刘静,曾哲淳,王文化,孙佳艺,吴兆苏.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1):12-13.

[2]王薇,赵冬,刘静,曾哲淳,孙佳艺,刘军,秦兰萍,吴兆苏.中国35~64岁人群胆固醇水平与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10):22-23.

[3]赵冬,吴兆苏,王薇,刘静,吴桂贤,曾哲淳,王文化,刘军,秦兰萍,刘飒.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基线血压和7年累积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12):33-34.

[4]王薇,赵冬,孙佳艺,刘军,秦兰萍,吴兆苏.空腹血糖受损新标准对其患病率和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3(1):18-19.

[5]李建新,曹杰,陈纪春,鲁向锋,王淑玉,郑润平,刘冬华,段秀芳,吴锡桂,顾东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人群中总胆固醇对心肌梗死发病长期影响的比较-首钢男性队列20年随访[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5):26-27.

[6]王薇,赵冬,孙佳艺,王文化,成君,刘军,秦兰萍,刘飒,吴兆苏.中国11省市队列人群危险因素与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比较[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