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265300
摘要:基于本人从事教育工作,本文主要以在校未成年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三部分讲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未成年在校生犯罪对策
第一章: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1.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
2.文化程度较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
3.外来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较高。
4.所犯罪名比较集中。
5.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
6.未成年在校学生犯罪上升,在校学生占到24%。
第二章: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
犯罪学理论认为,个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分析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上的原因即未成年人个体自身的原因,未成年人生理发展迅速,心理很不成熟,缺乏自我评价以及是非曲直的评判能力,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1)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
(2)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
(3)控制能力差,情感波动大。
(4)结交不良青年,法律意识淡薄。
2.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和失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1)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2)法制教育效果不佳。
(3)青春期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滞后。
3.家庭原因。
作为一名称职的家长,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发育不健全,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因素。
(1)父母离异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2)不良的家庭氛围对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对未成年人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
4.社会原因。
随着互联网、影视文化等大众媒体的普及传播,各种文化思潮令人目不暇接。一些不健康的传媒宣扬享乐主义,渲染暴力凶杀色情等信息,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1)社会改革中出现的贫富分化、一切向钱看等不正常观念的影响。
(2)受社会上不良习气影响,沾染江湖义气,导致人生倾斜。
(3)影视、互联网传播不健康、暴力、淫秽等丑恶的东西。
第三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
1.自我预防。
在自我预防的过程中,应积极帮助那些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帮助已经发生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如果发现有违法犯罪迹象时,应当及时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自身找出不足,以最快的方式杜绝有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
2.学校预防。
学校应改变现有不当的德育模式,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及其违法的原因。德育本身没有过错,错的是教育的不当内容和方式,德育仍然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最初的和最有力的屏障。
(1)重视德育教育。
(2)重视法治教育。
(3)开设青春期心理教育、生理卫生教育。
3.家庭预防。
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现未成年人犯罪蛛丝马迹的当首属其家庭成员。特别是初犯阶段,父母如能及时制止、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社会预防。
现在的社会多姿多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可观,大多数人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的同时,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涌了进来。
5.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职责及预防。
(1)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规划。
(2)组织、协调公安、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工商、民政、司法行政等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3)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的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4)总结、推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经验,树立、表彰先进典型。
综上所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和可造性。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使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坚信,有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有各行各业采取的综合治理,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一定能够进一步得到优化,处于困境中的青少年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看,对未成年人犯罪,社会的责任大于未成年人犯罪自身的责任。打击仅是低层次的防范,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手段,而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社会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于杨烟台日报社水母网,2014,08,07。
[2]栖霞市法制办文件,2014,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