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分娩对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自由体位分娩对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

韦丽

(南京高淳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300)

【摘要】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于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体位方式分娩,而观察组产妇采用自由体位方式分娩。分别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更高,剖宫产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情况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自由体位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可以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并缩短产妇的产程,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由体位;自然分娩;剖宫产

产妇分娩的过程中,最常见的自然分娩方式为仰卧位,在这种分娩方式下,仰卧体位时间太长会导致腹部大血管受到过大压迫,影响胎盘的正常血供,引发产儿并发症。此外,在这种分娩方式之下,孕妇的盆骨长时间处于狭窄状态,会影响产儿胎头下降,增加自然分娩的难度。为了促进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减少医学干预和降低剖宫产率,我们尝试着在自然分娩中使用自由体位方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的产妇80例。纳入标准为:①经B超检查后提示产妇的胎方位为头位,且胎儿的发育良好;②产妇年龄超过18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能独立完成问卷调查,依从性较好。同时排除内外科严重疾病及产科合并症的产妇。将这些产妇按随机数字分配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的产妇平均年龄为(22.88±2.98)岁,平均孕周在(38.12±1.01)周;对照组平均年龄在(24.32±4.23)岁,平均孕周在(38.32±1.21)周。两组产妇在平均年龄、平均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的体位方式分娩。即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入院宣教,并加强一定的心理干预。待产妇的子宫颈扩张至3cm时再推送至产房,同时对产妇的产程进行及时的观察和处理,并负责分娩接生,分娩过程中采取传统的分娩体位,不对其进行体位管理和指导。

1.2.2观察组产妇则采用自由体位方式分娩。其中包括:首先对患者的产程情况进行评估,继而在产妇进入产程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其在保持舒适度的同时,鼓励采用自由的姿势待产;充分利用分娩球、坐式马桶、悬吊带等相关工具帮助和支持产妇采取站、坐、蹲、跪和摇摆(如蹲位分娩,可以让骨盆出口增大28%,使有难产倾向的产妇转为顺产分娩。如跪式分娩,其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比较新型的分娩方式,帮助胎头位置不好、枕后位的新生儿顺利分娩)等体位,每种体位时间为30min。直到宫口全开。待产妇进入产房,明确产妇的胎位后,可指导产妇选用不同侧俯卧位,或者帮助产妇采用坐和趴等体位,进行适应性转动,使用相关辅助工具帮助其在宫缩时屏气用力,保证产妇的安全。如果产妇有腰骸部疼痛,同时伴有悬垂腹、短腰、背部劳损或者胎儿枕后位,则应将产妇在宫缩时托起腹部并倾斜骨盆。有效地腹部托起,将重新调整胎位躯体与骨盆入口之间的角度,使胎头直接压迫在宫颈上;胎头着冠时,应对产妇进行有效指导,让其回到产床上,采用相应体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直至娩出胎儿为止。

1.3评价方法

分别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以及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评估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两组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的吸入综合征发生情况为1例(2.27%),颅内出血发生情况为1例(2.27%),而对照组新生儿的吸入综合征发生情况为3例(4.55%),颅内出血发生情况为2例(4.55%),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97,P<0.05);且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大于500ml的例数为7例(15.91%),观察组的例数为2例(4.55%),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88,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评分≤7分的有2例(4.55%),对照组新生儿窒息评分≤7分的有6(13.64%),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6,P<0.05)。

3讨论

通过多次临床接生实践活动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产程使用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缩短潜伏时间,降低活跃频率,帮助孕妇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力气,保证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在客观因素一样的情况下,孕妇在站立、坐位、蹲位、趴位、行走等自由体位生产方式下,肌肉收缩力和平卧位或侧卧位下表现更为强烈,在受到一定的刺激以后肌肉收缩爆发力也会明显增强。通过本文的研究,最终数据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过程中使用自由体位,生产率达到86.00%,相比于传统体位下的对照组效果要好很多,并且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总而言之,在自然分娩过程中,采取自由体位生产方式,更符合生理体位,能够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痛苦,缩短分娩时间,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佳,刘明慧,张亚玮,等.孕妇分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4):275-279.

[2]吴彩林,陈新,邱伟修,等.瘢痕子宫试产结局与分娩间隔及子宫下段厚度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11):826-829.

[3]单倩倩.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关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4]金敏丽.140例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14-1616.

[5]任卫娟.头位分娩中改变产妇体位对产程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