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及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1

VSD负压及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高翔

高翔(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人民医院125022)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6-0220-01

【摘要】目的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疗法2008年12月开始,临床收治四肢电烧伤30例,急诊手术清创后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治疗7~10天后,拆除VSD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结果30例患者20例患者一次使用VSD治疗后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全部存活,10例患者行两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存活。结论四肢电烧伤创面早期清创后VSD外敷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四肢电烧伤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清创

四肢电烧伤在临床上较多见,多因局部组织毁损严重及术中难以判断其坏死范围,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2008年开始应用早期清创后使用VSD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疗效显著,减少感染,增加植皮或皮瓣成活率,缩短了治疗时间。

1、资料与方法

(1)本组病例共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5-56岁,创面最大14×18cm,最小1×2cm。

(2)治疗材料①武汉维斯第医用有限公司生产的多聚乙烯醇明胶海绵材料②生物透性薄膜③三通接头④负压引流装置。

(3)治疗方法:入院后即行全面检查,肢体电烧伤创面行胶痂及筋膜切开减压,扩创术,清除坏死的皮肤及软组织,有骨骼烧焦暴露者适当咬除坏死骨质,然后取与创面大小相似的VSD敷料一块或数块相连覆盖于创面上,注意不留死腔,保证贴附良好,间断缝合VSD敷料于皮肤边缘,用75%酒精脱去VSD敷料边缘皮肤皮脂,干纱布擦净,用生物半透明黏膜完整封闭整个创面,用系膜法封闭引流管创面边缘处,可有效防止引流管出薄膜外的松动和漏气。用三通接头连接VSD引流管,汇成一个出口,连接术中吸引器,观察可见敷料呈橘皮样皱褶改变,检查有无漏气,引流管是否通畅。术后吸引管连接负压吸引装置,维持负压在-125~-450mmHg,引流期间若堵塞,可用注射器沿管通逆行打入生理盐水,冲洗时注意缓慢注入生理盐水,观察避免薄膜下积液。7~10天去除VSD,检查创面,如果肉芽组织生长饱满、鲜红嫩活,即行游离植皮或皮瓣闭合创面,否则可重新行VSD敷料继续引流,至创面新鲜再行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行游离植皮时亦可贴附VSD封闭负压吸引,移植皮片做多个点状切口,优点为使皮片于创面完全贴覆,减少积液及空腔,且负压吸引增加创面流血量,增强植皮存活率。

2、结果

本组接受VSD治疗的患者20例一次拆除VSD敷料后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毛细血管丰富,无水肿及渗出,行植皮外覆VSD后存活。10例患者创面损伤较深,坏死物较多,行二次VSD封闭负压引流后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亦存活。

3、讨论

目前我国对于电烧伤创面的治疗多主张早期扩创一期修复创面,但电烧伤创面早期间生态界限不清,经常出现进行性坏死,深度不易判定,故扩创范围过大或不彻底均可导致一期植皮或皮瓣移植感染及坏死,而应用VSD变被动为主动引流全方位引出渗出物和坏死物,降低间室压力,增加创面的血流量,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并减少了机体对坏死组织及其毒性产生物的重吸收。应用VSD将开放创面变为闭合创面,使创面与外界隔绝,临时替代皮肤成了防止细菌入侵的屏障,为二期植皮或皮瓣移植争取了时间并创造了良好的存活空间。

总之,采用VSD处理四肢电烧伤创面可减轻肢体水肿,避免创面感染,增加二期植皮或皮瓣存活几率,为治疗增加安全系数,且医护工作量减少,为修复四肢电烧伤创面开辟了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许诺,袁同洲,王国栋等.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皮肤脱伤的体会(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9.6(2):41-43.

[2]谭健韶,冯宗权,张毅等.封闭式负压吸引再四肢创伤中的应用,临床骨科杂志2005.8(3):2.29.

[3]裘华德.《负压封闭引流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41.

[4]曹大勇,陈绍宗,汤苏阳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术对人慢性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64-265.

[5]常致德.电烧伤的治疗与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2-46.

[6]陈壁.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及促进创面修复的进展(J)中华烧伤杂志2007.1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