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

柳瑜

柳瑜

(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河北唐县072350)

【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对照组,n=47)与小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n=47)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效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75%,93.62%,组间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3%,19.14%,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和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相差不大,但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建议临床为患者选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

【关键词】大剂量;小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07-02

子宫肌瘤也被成为子宫平滑肌瘤、纤维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一般在育龄期内妇女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在临床上表现出的症状有:子宫出血、疼痛、白带增多、贫血等,如果没有对该病进行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的拮抗剂,也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最常用药物之一,文中随机选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该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大剂量的米非司酮(对照组,n=47)与小剂量米非司酮(观察组,n=47)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其中对照组中,患者最小年龄为24岁,最大年龄为55岁,年龄平均值为(33.57±5.6)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4年,平均(2.4±1.3)年,观察组中,患者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58岁,年龄平均值为(37.54±5.22)岁,最短病程为1年,最长病程为3年,平均(2.21±1.1)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给予患者米非司酮25mg,1次/d,嘱咐患者服药均从月经第一天开始,连续治疗1个疗程(90天)

1.2.2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给予患者米非司酮12.5mg。1次/d,同样嘱咐患者服药均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用药前后两小时内禁食禁水,,连续治疗1个疗程(90天)。

1.3疗效评价指标

显效:子宫肌瘤体积明显明显缩小,缩小范围>50%,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缩小范围<50%,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子宫肌瘤无缩小或增大,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记录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将二者之和作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对涉及到的数据均在SPSS20.0专用软件中输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具备任何研究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如下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5%,93.62%,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的常见病症,据相关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大约在60%左右,其发病病因与机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经过病理学研究,可能涉及到正常肌层的细胞突变,性激素以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的较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此外长期性生活失调而引起盆腔慢性充血也可能是诱发子宫肌瘤的原因之一[1]。目前,临床开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射频消融方法及其他手术方案治疗子宫肌瘤,但是由于治疗中会给患者带来较高的费用支出,或手术创伤,所以,恰当的保守治疗方案非常关键。文中针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得出小剂量效果更佳的结论,是子宫肌瘤患者保守治疗的理想选择。

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的拮抗剂,能够降低并阻止孕激素受体,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抑制雌激素的活性,降低雌激素水平,溶解卵黄体,并且具有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但临床上在用药时,对剂量尚无明确定论[2]。经本次实验探究发现,在治疗效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5.75%,93.62%,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3%,19.14%,组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小剂量用药,安全性比较高,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大剂量米非司酮和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相差不大,但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建议临床为患者选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

【参考文献】

[1]伍永红.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01(02):408-409.

[2]姜金希.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0(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