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天津河西300061
摘要: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与农民文化素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一项关系到“三农”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提出了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关键措施,以期为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关键措施
引言
农民是我国农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农业领域,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组建了专业的农民技术团队,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发展优势,促进新型农村的建设。
一、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理论
1.农民教育培训的概念
农民教育培训是指农村成年人为了提高所从事职业的技能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学习过程。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学习者达到在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特点:对象是成年人、内容针对性、组织专题性、作用是能听懂用得上。培训四个要素: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者和受训者,四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农民培训的过程:一个完整的培训过程从开始至结束分为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价三个阶段。
2.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作用
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搞好农村人才培养、劳动技能培养、思想观念培养。必须创新培训思路,创新培训机制,创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现代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摸索现代农民技术培训的新模式。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原则: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
二、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对农民的培育工作。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技术装备的不断优化,农村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1.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民教育培训本身存在着一定不足。一是教学方案设计不合理。从各地方的教学方案来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健全和培训的内容过时的问题。二是师资不符合要求。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老师,但他们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类是农业技术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知识理论。三是合作机制之间沟通不畅。从目前来看,政府和培训机构以及农民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培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农民教育培训资金短缺
政府要想有效地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然而,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存在资金短缺的现象,也就无法购买先进的农业设备,无法建设农业实训基地,也就更不用说扩大培训规模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对培训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这也是我国地方政府应该亟待解决的问题
3.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
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我所在地区的大部分培训教师都不具有专业的农业培训资格,师资队伍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批教师知识老化,所掌握的知识已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专业基础知识亟待更新;二是大批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低,尤其是利用教育技术理论指导课程开发的能力很弱,很难根据需要将新知识、新技术融入教学中,培训效果差;三是教育教学创新能力不强,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能力偏低。
三、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措施
1.根据真实情况安排教育培训内容
大多数农村家庭都是一种人口多、家务繁忙和经济条件差状况,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有的农民忙完家务之后,还要去田地里干活,能够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非常少。这就需要教育培训人员根据农民的作息时间安排培训时间,考察农民的培训要求,对农民关注的问题进行重点培训,节省农民的时间,保证培训内容对农民有实际作用。
2.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民教育培训的质量,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势在必行。一是开展专业知识更新培训,系统地传授近年来本专业、本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知识,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二是开展多媒体教学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对媒体的选择能力,促进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培训效果。三是对教师开展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教师认真分析培训对象,结合案例开展培训,激发农民学员的学习热情。四是制定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引导教师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奉献自我,逐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3.建立规范的教育培训纲要
制定适合当地农民技术培训大纲,既是推进农民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培训大纲应作为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作为开展科技培训的重要工作手册,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使用的可持续性。培训大纲的制定,在总体上应遵循其科学性、适用性、通俗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力求达到难易与点面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短期与长远结合,规范与特色结合,传统与实际结合。
4.建立职教体制,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重要的步骤就是培训,政府应该从实际出发,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一是培训目标清晰。政府应该以每年最新的政策文件为指导,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农民专业知识为目标,打造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的现代操作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制。政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鼓励农业院校和农业部门兴办开放式的教育平台,形成各区域教育资源的相互高效联动,新型职业农民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三是建立雄厚的师资队伍。由农业方面、经营方面、管理方面的老师,分别进行系统的指导教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知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等综合能力,高质量输出农业人才。
5.加大财政投入以及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必要的资金支持对于农民教育培训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其可以为当地农民购买先进的农业设施或者培训器材,让农民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领略科技在农业中起到的作用,进而也就能不断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当地政府可以通过与农科研或者农经院校的合作引进一些优秀的人才,在当地建立农业实训基地,既能够提升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又能够为当地农民带来一些参观、学习的机会,让其懂得利用科技的力量来促进农业的发展。
6.优化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优化教学方式,探求能激发教学双方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方式,寓教于乐,增强培训效果。选好渠道,实行自主培训与委托、合作培训相结合,主体班次与辅助培训相结合,采用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四、结语
在农村中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对农民的文化基础、个人素质、种植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培养更多新型农民,推动农村的建设与发展。针对农民的受教育情况为农民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的新思路,运用不同的培训模式,打开农民的视野,改善原先农村落后的状况,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研究[J].农机服务,2017,(34).
[2]康红芹.新型职业农民:概念辨析与内含新解[J].当代职业教育,2018,(05).
[3]丁萃华.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15).
[4]徐耀辉.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档升级”的思考——基于海门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J].农民科技培训,2017(12):20-22.
作者简介
邵玉慧女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务科,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