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成主管护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传染儿科
【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性护理在儿科加强重症护理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病例进行抽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主要利用传统的护理方式针对患病儿童进行照顾,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开展工作,对比两组患儿的死亡率、整体治疗效率等方面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患儿在重症护理病房的监护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手段,能够在,促进病情好转,降低病死率增加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ICU,应用效果
儿科ICU治疗和护理工作均有医护人员进行提供,不允许家属探视,阻断了家属对病情的窒息,加之患儿入院时病情较重,常引起家属心理焦虑。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持续的、全面性、多方面的护理,其旨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患儿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各种情况产生的复杂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儿的治疗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而影响整个治疗效果,因此,加大综合性护理在重症护理病房儿科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情况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1]。本研究报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首先,在本篇文章中主要针对将2014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病例进行抽查,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综合性的护理手段。具体内容如下:①常规护理:采取隔离、出入量监测、病情观察(入院时常规监测血糖,持续监测体温、心肺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控制输注液体的量。②鼻饲饮食护理: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制定并合理分配患儿每日所需的热量、每日进餐次数、进餐量及饮食类别。每天上、下午提供混合。③促醒护理:护士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沟通,了解患儿的昵称、性格及喜爱患儿苏醒后,给予患儿以安抚,多使用儿童语言、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通过眼神、表情、适当的触摸和手势的运用,消除其恐惧情绪,让患儿感受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关心、体贴。④家长的心理护理:患儿入住ICU后,家长的心理压力较大。在家属每天探视时,为其讲解患儿的病情变化,主要内容有病情、皮肤、进食、大小便等情况。与家长建立其良好的关系,了解小儿的性格特征,建立良好的护士-患儿-家属三者之间的关系[2]。
1.3观察指标
首先对本次实验研究的两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针对这100例患者中发生的死亡率、整体治疗效率、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满意程度包括不满意、满意、很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监护结果
验组的患儿在重症护理病房的监护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满意度评估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满意度对比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在医院医疗水平方面的研究力度,并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大众对医院的医护工作也相继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儿科重症监护病室(ICU)是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疾病集中治疗的单元,是急、危患儿的特殊治疗及抢救场所,为重症患儿提供了医护力量和现代化的监护治疗手段,主要负责给予患儿及时、系统、全面、严密和持续的监护和救治,有效降低了重症患者的病死率。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是减少患儿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的关键所在。综合性护理是指通过事先设定好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有预见性地提出问题,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服务的同质性,实施科学有效的前瞻性护理措施,使护理工作有所侧,尽量减少护理失误,规避护理风险[3]。本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患儿在重症护理病房的监护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手段,能够在,促进病情好转,降低病死率增加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薛焕芹.综合性护理对ICU患儿应激程度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5):30-32
[2]刘燕媚.综合性护理对加强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3):331-332
[3]杨倍维.对ICU的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7):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