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燕(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藏文中学四川甘孜6260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01-023-0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一些语文教师迫于家长,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消极的做一些阅读理解短文训练:阅读理念陈旧,方法单调,以至于学生谈阅读色变,把原本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戏,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哈欠连天,只能敷衍了事,甚至束之高阁。通过作者课下调查和走访得知:在初中语文时间反而变成了其他课程学习的时间,并且这种趋势正在肆意蔓延。作为学生而言,这种现状是可怕的,作为教师而言,这种现状是悲哀的,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积极革新理念,贴近学生的客观实际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作者特做以下探索。
一、积极感悟"新课标"中的阅读任务,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新课标"提出了十五点非常具体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
1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课本题材和具体目标的不同提倡运用一些实践,朗读,精读和细读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2就阅读文本有较为详细的分类说明,并就第一类阅读文本分别提出了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例如对议论文阅读的定位,提出议论文阅读的重点是"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这一要求彻底转变了传统教学的理念,把阅读要求提升到理性和战略高度。
3首次对阅读方式提出了要求。倡导运用"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充分利用阅览室,网络收集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着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关系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新课标"的要求是:对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即可。语言知识融入"阅读"范畴,语法修辞知识应在阅读教学中依据理解课文的需要,随文学习,不再追求全面和系统。
5是就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定了课外阅读的对象和阅读量。总之,这些阅读教学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体现了新颖性和全面性。这种转变有利于帮助广大教师确立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重新审视阅读教学,进而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
二、重视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闻名遐迩的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对于语文阅读而言,更是如此,无论课内外,只要是阅读,兴趣是根本,只要及时和有效的呵护这一根本,营养才会源源不断的产生,而这个营养便是系统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有目的有步骤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无论是帝王领袖,商界奇才,思想巨擎,他们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作者积极知道学生做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涵盖:摘抄词句,仿句练习、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读后感等。总之要养成学生"勤动笔墨勤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会用读书方法。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读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不同体裁的文章阅读也要因时因地,一般包括精读、略读、浏览三种读法。另外可以借鉴一些名家和大家的专著或者阅读习惯。
三、实现阅读能力提升的三个阶段。
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在各阶段培养目标是不尽相同的,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1积累阶段。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续两个阶段能力培养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1)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等基础知识应夯实,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2)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3)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课本的特点,在有目的有步骤的引导,以便做到有的放矢。
2理解阶段。语言是思维的外部体现,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层出不穷,因此,本阶段的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这些因素在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演绎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学生探寻事物的精髓,明确概念。可以通过课本中的判断句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2)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是构成人类基本的思维的两大元素,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重中之重。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深层次的认识课本。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合起来考虑的能力。因此,分析能力的训练离是以综合为指导,而综合能力的训练需要借助分析为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3)联想能力的培养。联想能力指由一事物的印象、观念联想到另一事物的印象、观念的能力。有了联想,才能触类旁通,最大限度的拓展课本的深度和广度,便于精准把握和全面理解。在阅读活动中应积极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教师还可根据联想的类型,课本的具体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联想力的训练。
3评鉴阶段。即对文字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鉴赏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收尾阶段,是对以上两个阶段的成果检验和丰富完善,猪油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语言知识,能进行抽象思维的阅读者才能评鉴作品。初中生应该具备一定水准的评鉴能力。初中阶段可以利用一些人物举动、故事情节、作品特点、某一观点等来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然后结合自身体会,写成小短文,然后通过课堂展示,通过其他同学的交流,再次鉴赏,在评鉴欣赏中体会妙语连珠和思想深邃,让学生逐步爱上阅读爱上评论。
言而总之:初中语文老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习惯,积极引导学生有效的阅读,其中也可以讲授一些阅读技巧,以便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从而提高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