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价值

黄娟

黄娟(广西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广西灵山5354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089-02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图象特征及超声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68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数目、形态及长短轴(L/S)。结果发现下腹部及脐周可见数个大小等低回声结节。CDFI可显示淋巴门和内部血供情况。57例诊断为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治疗后再行超声检查,低回声结节缩小、减少、消失。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诊断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健词】肠系膜淋巴结高频超声检查

急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传统的方法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是依靠造影、放射性核素示踪和免疫电镜观察法[1],这些方法具有创伤性,近年来由于超声技术的迅猛发展,高频超声探头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情况,数量、形态、大小、包膜内部回声以及淋巴结内部的血流分布情况,掌握了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笔者认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诊断是十分准确,而方便可行的,可作为此病的首选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我院门诊68例以急性腹痛为主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部分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低热,男39例,女29例,年龄2-13岁。

1.2检查仪器与方法

采用迈瑞彩色多普勒诊断仪DC-7,高频探头7.5-10MHZ。患儿仰卧位,着重检查右下腹、脐周及左下腹有无肿大淋巴结,必要时适当加压探头,清晰显示肿大淋巴结后,观察并记录肿大淋巴结位置、数目、形态、大小以及内部回声、血流情况。

目前判定淋巴结肿大的标准: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同时扫查到2个以上的淋巴结,长轴>1.0cm,短轴>0.5cm或淋巴结成簇状排列[2]。

2结果

在所有病例题中,93%(63/68)显示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50例(80%),左下腹8例(12%)和脐周5例(8%),肿大淋巴结均呈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表现为多发性,结构显示清,L/S大于2。CDFI:显示肿大淋巴结内部血流情况,上述病例中有57例诊断为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为急性阑尾炎合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例肠虫症合并淋巴结肿大,1例肠套叠合并肿大淋巴结,且肠间隙有积液、肠系膜部分增厚,5例未探及肿大淋巴结。

(1)单纯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多数分布于右下腹,呈椭圆形,多呈串珠状或数簇状分布,皮质明显增厚,回声减低,但无髓质破坏,相互无融洽。CDFI:大多数肿大淋巴结部显示稀疏点状血流信号,少部分可显示内部呈树枝状血流信号。见图1。

(2)阑尾炎和肠套叠,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多分布于脐周和右下腹,髓质增宽,皮质相对变窄,数目相对较少,呈散在性分布。肠间隙可伴有积液,肠管蠕加快,合并肠梗阻时可有肠管扩张。CDFI:肿大淋巴结内血流较丰富。见图2。

(3)肠虫症合并肿大淋巴结,淋巴结总体增大,数目少。CDFI:淋巴结内血流稀少,星点状。见图3、4。

3讨论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自限性感染性疾病,可能与持续感染病毒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临床常缺乏典型症状和特异性的检查手段,高频彩超检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反映淋巴结部分病理特征,与CT、MR相比显示出更高的优越性[3]由于肠系膜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肠系膜血管周围,收集肠系膜血管及其分布支配的淋巴液。回肠远端的肠系摸淋巴结非常丰富,当代谢毒素被回结肠吸收或细菌感染时,淋巴系统是入侵的最初管道,许多病首先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根据各种疾病所引起肠淋巴结的声像图特点。本组病例要与阑尾炎、肠套叠、肠虫合并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相鉴别,上述超声可探及肿大阑尾、套叠的肠管、可见肠虫回声,另外还要特异性炎症(结核)的和肿瘤性病变常引起淋巴结肿大相鉴别,早期淋巴结皮质的反应性增生,致皮质明显增厚,纵横径比例减小,回声减低,髓质受压呈线状。CDFI:可见淋巴门及内部血流增多。结核性淋巴结肿大谐小波成像后方回声增强具有诊断意义[4]。晚期结核和肿瘤引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表现,淋巴结明显增大,形态趋向圆形,长径与横径之比<2,髓质显消失,实质内回声强弱不均,增大淋巴边缘模糊,或相邻淋巴结间的高回声脂肪层消失,部分相互融合,甚至呈不规则团块状、分叶状,少数和内部可见点条状、弧形钙化,后方伴声影。CDFI:显示内部分布不均较丰富血流[5][6]。再结合临床症状、化验结果,对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例,经抗炎治疗后淋巴结缩小、减少、消失,更进一步证实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邹创霖.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1):6.

[2]孙武,陶静,初洪钢,等.浅表淋巴结的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1):679.

[3]PUYLAERTJB.Ultrasonographyoftheacuteabdomen;gas-trointestinalcondittion[J].RadiolClinNorthAM,2003,41:1227-1242.

[4]GHAZINOORS,DESSERT,JEFFREYRB.IncreasedthroughtransmissioninAbdominaltuberulouslymphadenitis[J].UltrasoundMed,2004,23:837-841.

[5]朱梅刚.恶性淋巴瘤病理学诊断[M].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6.

[6]龚雷萌,燕山.计算机声像图分析系统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4,1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