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远征(阿克陶县人民医院845550)
【摘要】目的探讨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重症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病例,其中30例使用利福平胶囊,标记为对照组,另外30例使用利福平注射液,标记为治疗组,其余用药方法相同。比较两组的痰菌阴转和空洞关闭情况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53.3%,80.0%)和空洞关闭率(16.0%,60.0%)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40.0%,63.3%)空洞关闭率(3.8%,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完全改善率远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缩短了医治的时间,操作简便,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利福平注射液利福平胶囊初治重症肺结核疗效
肺结核的发病率、死亡率一直都居高不下,初中重症肺结核在传染病中也比较常见,是一种慢性传染源,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本文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的60例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40岁,体重(45.7±7.6)kg,身高(161.2±4.9)cm,治疗组30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3岁,体重(42.5±6.6)kg,身高(160.5±5.1)cm。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的2HZE/4HR方案(H:0.3、Z:1.5、E:0.75)作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口服利福平胶囊0.45-0.6g,每天一次,睡前服用。治疗组用利福平注射液0.5-0.6g(体重<50kg者0.5g,体重≥50kg者0.6g)配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进行静脉滴注,2-3h内滴完,滴注中用避光袋保护,以保持疗效,连续治疗2个月。
1.3疗效观察:观察治疗1个月和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和空洞关闭情况。
症状改善判定标准:体温正常,无乏力盗汗,阵发性轻咳<2次/日,咳痰、胸闷消失失,食欲正常为完全改善,体温正常,无乏力盗汗,少量咳嗽咳痰,阵发性轻咳<4次/日,但不影响日常起居为明显改善,偶有潮热或夜间盗汗,仍咳嗽咳痰,影响休息和睡眠或伴有胸闷不适为部分改善,症状无明显好转,仍发热及咳嗽咳痰明显或部分症状加重为无改善[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1个月和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和空洞关闭情况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1个月和2个月痰菌阴转率和空洞关闭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P<0.05。
2.2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的完全改善率远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3讨论
利福平是利福霉素类半合成衍生物,是抗结核病一线药物之一,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体内结核菌繁殖的速度惊人,而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0.39-1.56mg/L),最低杀菌浓度(0.78-3.125mg/L),对初治重症肺结核患者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强杀菌作用,有广谱抗菌作用[3-5]。口服利福平胶囊容易受到肠胃等吸收功能的影响,降低了药效,对菌群的灭杀能力有影响,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利福平注射液则克服了这些缺点,直接静脉滴注,避开了肠胃功能的影响,通过静脉滴注遍布全身,见效快,药力强,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保证了药物对各类菌群的杀灭作用,从而有效地控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汇总各项数据后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的痰菌阴转率(53.3%,80.0%)和空洞关闭率(16.0%,60.0%)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40.0%,63.3%)空洞关闭率(3.8%,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完全改善率远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利福平注射液药力更加强劲持久,缩短了治疗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的康复,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4(2):70-74.
[2]张锡林.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2):140-141.
[3]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0.
[4]王嘉楠.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胶囊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对比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03—804.
[5]刘景阳,曲长春.利福平注射液治疗156例肺结核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8,4(1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