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特殊家庭背景的影响,高校特殊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其消极心理特征已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分析其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提出认知矫正、情绪管理、社会支持、个性优化是有效解决高校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策略。
关键词:特殊家庭;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辅导策略
收稿日期:2011-06-01
作者简介:李萍(1965.6-),女,江苏射阳人,盐城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理学硕士,主要从事心理健康研究。(江苏盐城/22400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立项课题《网络时代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批准号D/2009/01/183。
一、特殊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已经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其世界观、价值观都在发生剧烈变化,大学生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特殊家庭背景的大学生正在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最基础的组织。本文所指的“特殊家庭大学生”是指和正常家庭相比,生活在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再婚重组家庭等特殊家庭环境里的大学生群体。
2009年,我们曾对盐城高校898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抑郁、自卑、封闭、偏执等不良心理的分布密度明显高于普通大学生,且贫困大学生在合理使用社会支持、应付问题策略方面存在明显欠缺。同样,单亲家庭和再婚重组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家庭成员结构发生特异性变化,婚姻关系发生变故,其心理发育和发展过程受到很大影响,也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发生罪错行为。
由此可见,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应该引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本文结合特殊家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从认知、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方面,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及再婚重组三家庭大学生的共同存在的主要心理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增强心理辅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
根据多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验的结果、日常观察、访谈和心理咨询中大量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缺陷,具有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再婚重组等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征:
1、以模糊、偏激、自责为认知特征
贫困家庭大学生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的经济差距以及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差异,使他们在大学生活、学习及心理上极不适应。有些贫困家庭大学生由此产生模糊的社会认知,认为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社会也是不公道的,对那些来自相对富裕家庭的同学产生仇视心理;对自我的认知也发生扭曲,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给予过低消极评价,产生过多的自我否定,自认为低人一等,不被别人接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愿与同学和教师交流,也尽量不参加聚会活动,给人一种不合群、难以接近的感觉。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一方早逝,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单亲家庭大学生看问题非常偏激,认为世上没有好人、没有什么是可信的,父母离婚了就没人爱他了、同学和老师也会瞧不起他;他们不仅怨恨父母,还会迁怒于他人和社会,他们对谁都不信任,自我封闭,不愿与人进行感情交流,遇事易怒,稍不如意,就做出过激行为,以发泄内心压抑的不满,甚至会无意识地模仿父母的不负责行为或对异性产生不良看法。
再婚家庭大学生往往经历过父母离异之前的争吵、打骂,他们对父或母的再婚或许会有自己的想法,但他们的想法很少有人顾及,置身于新的家庭环境中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所适从,对社会、对家庭、对事情的认识都会发生改变,不少人自我保护意识过强,自以为是;再婚家庭由于血缘关系改变,比较容易滋生矛盾,一方面子女对继父母不了解、不熟悉,认识上模糊,不容易亲近,另一方面社会上对“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搞不好”的观念存在普遍的认同,双方都有适应的心理障碍。对于来自再婚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在他们的供养、教育等问题上家长往往意见不一致,互相推委、扯皮,造成养而不教、放任不管等现象,也容易使他们产生自责的心理,认为自己是多余的。
2、以抑郁、焦虑、悲观为情绪特征
一项抑郁自评结果(SDS)显示,贫困大学生中有较重抑郁的为20.9%,高于普通大学生有轻重抑郁的2.4%。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每年要为高昂的学费、必需的生活费四处奔波,经常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状态,除了经济和学习负担之外,还可能承担着同学交往中对自己的误解和歧视、就业压力等,致使紧张、焦急、恐惧等主观感受时刻伴随,造成无法自拔的焦虑情结,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由于多重压力源的客观存在,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更容易陷入焦虑状态。
来自单亲离异家庭的大学生,受“首因效应”定势作用的影响,难以忘怀与旧家庭成员相处的时光和亲情,他们对失去(或离开)父或母十分痛苦,心理受到极大刺激,很容易悲伤,情绪持续低沉、抑郁、悲观,单亲家庭大学生中有严重抑郁情绪的人数明显高于双亲家庭大学生。单亲家庭的大学生,在物质和精神上无法得到足够地满足,总是羡慕别的学生所拥有的,很容易生成嫉妒心理,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来自再婚家庭的大学生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并伴随着严重的紧张情绪和压抑心理。主要原因是再婚家庭子女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郁、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有这样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虽然心理已经趋于成熟,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多少还带着这些情绪的影响,在大学生活、学习中不时会表现出来。
3、以脆弱、冲动、回避为意志特征
在大学校园里,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多元的,除了学习成绩之外,更看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一些贫困大学生一时难以转变中学的学习方法,出现“学习不适应”,学习受挫便会导致对父母的愧疚感而焦虑感,对前途悲观失望。由于经济贫困,能力不足,人际交往的困难,加之偏高的抱负水平,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形成挫折感。面对挫折,他们常采用逃避、退缩的方式来应对。
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虽然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但是他们经常有意识回避家庭生活中的缺欠,试图寻找自我安慰的境遇,以求得心理平衡,在形成挫折感或恐惧之后,就会产生不同形式或不同程度的心理折射,以宣泄心理所承受的各种压力或排除心理承压的郁闷,易于出现冲动、攻击行为。有的产生实物折射,如用脚踢门,故意摔东西;有的对他人产生折射,如寻求打架斗殴,欺凌弱小者等。还有不少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遇到困难很容易就妥协逃避,甚至自暴自弃。
再婚家庭在对待子女往往存在重养轻教或者袒护的现象,特别是带着子女生活的一方往往会袒护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放肆,养成孩子自理能力差、冲动的性格,来自这样家庭的大学生很容易存在意志薄弱、回避困难,依赖性强等问题。
4、以敏感、孤僻、自卑为个性特征
来自贫困家庭大学生由于经济的压力,怕被别人嘲笑“土”、“粗”、“脏”、“小气”,在生活与交友中,过多的自尊与虚荣心使个别贫困大学生特别敏感,试图努力摆脱“俗气”,盲目追求时尚潮流,不切实际地与他人攀比,以期得到同学接纳和友好相处,反而给自己增添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有些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不完整,容易产生猜忌多疑的心理,特别敏感,有时会把别人无意的行为表现,误解为对自己怀有敌意,甚至把别人的善意帮助等行为曲解为恶意。
有些再婚重组家庭大学生对重组家庭的不满意等使他们深深的感到自卑感,表现为总是低估自己,并过分地保护自己,再加上有的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家境,害怕自尊心受到伤害,在人际交往中常以回避的方式加以掩饰,常常是独来独往,表现出不愿与人交往、不合群、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很少和同学、老师接触、交心,即使主动与他们交往,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甚至排斥,逐步形成封闭心理和孤僻性格。
三、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心理辅导策略
当然,不是所有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再婚重组等家庭背景的大学生都存在心理问题,但是来自这些家庭的大学生比其他大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他们的许多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但是高校作为他们学习成长的重要环节,需要对他们给以更多的关爱和帮扶,在物质解困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解困是关键。本文从“自助”与“他助”相结合的角度,探索高校心理工作者对特殊家庭大学生的有效心理辅导策略。
1、矫正认知偏差,正视家庭现状
认知心理学认为,变态心理是认知的歪曲。改变特殊家庭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是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部分。针对不良认知,要引导特殊家庭大学生通过“理性情绪疗法”来甄别理性认知与非理性认知,了解非理性思维的负效应,从改变不合理信念到逐步改变其不良的认知结构。要引导特殊家庭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家庭之所以贫困或者破裂的原因,正视家庭的现状,正确地认知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特征,用正常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家庭,不要怨天尤人。要引导特殊家庭大学生用亲身的体验去感受国家、社会和学校对他们所采取的救助措施都是善意的,不要把问题和责任都推到社会或者他人身上,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父母,更好地处理成长中的问题。
2、学会情绪管理,调适不良心境
情绪作为一种内心体验,具有信号功能。要引导特殊家庭大学生学会觉察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消极情绪产生后,要理性地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于郁积在心中的不良情绪,要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地点,用恰当的方式宣泄;还要懂得调节不良心境。从心理健康意义上讲,可采用具有积极作用的心理防御机制。所谓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指个体为了避免一些有害情绪对人的心理造成进一步伤害,而在心理上运用歪曲、夸大、否认、升华等来减轻或摆脱情绪困扰,以维持自我同外部世界协调和谐的关系。
3、利用社会支持,提高应付信心
社会支持对于特殊家庭大学生而言主要指获得家庭、学校等社会组织给予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关怀和帮助。其中家庭因素是特殊家庭大学生性格形成的发源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家庭支持可使大学生倍感家庭的温暖,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提醒大学生利用好家庭这支情感纽带,在内心产生矛盾和冲突时,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在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与家长达成共识,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以获得更为快捷的成长。
高校对于特殊家庭大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一方面在产生心理问题时,特殊家庭大学生要主动向学校心理咨询机构求询,将内心的痛苦与郁闷讲出来,与咨询人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灵去面对人生的一切挑战。
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特殊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救助体系。特殊家庭大学生在入学后即进行心理普查,对他们建立特殊心理档案,并对档案进行必要的动态管理;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讲座、宣传手册等途径向特殊家庭大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康知识;要重视对特殊家庭大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及时预防心理疾病产生和扩大。要充分发挥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
4、建立自我认同,优化个性特征
对特殊家庭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评价自己、认同自己、欣赏自己、尊重自己,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信心。有些特殊家庭学生总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而愤世嫉俗,另一些人则过分自卑,自觉在社会中毫无价值,悲悲戚戚,这些都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表现。要教育他们正确看待人生,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为社会尽责任。只有将个人的需求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才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只有深刻认识人生的意义,树立远大理想,才不至于落入“人穷志短”、家破志缺的烦恼之中,帮助他们战胜自我,从自卑、抑郁等不良的个性心理中走出。要从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特殊家庭大学生通过优化个性最终解决心理问题,不断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诗堂,王海燕.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J].江西教育科研,2005,(5):42.
[2]孙永明,钱秋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83.
[3]包水梅,王晓霞.21世纪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4):41.
[4]冼吉昌,王甘斌.更多地关爱和帮扶特殊学生群体[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