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1

新课程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王锁住

安徽省霍邱县周集镇第一小学王锁住237471

【摘要】:小学德育活动设计必须从具体的现象把握渐渐上升到对本质规律的理解,因此绝不可一蹴而就。

【关键词】:小学生、思想品德、时效性、

小学思品学科教研组,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它是落实学校思品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研究,进行思品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思品学科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它的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效果,对学校的整体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对学校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意义。

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思想品德是灵魂,是人的一切言行的指导;正有人说,学生的身体不好是废品,智力不好是次品,而品德不好是危险品,这些说法形象的表明了思想品德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许多老师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难管了,这是一个不争也不容再忽视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的发生,和我们的教育思想指导有一定关系,在“一切为了升学,一切围绕升学”的思想指导下,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成了中小学的普遍现象,而到了高中学校,重视高考科目,忽视德、音、体、美、劳等所谓次要学科,重智轻德现象的倾向更是严重,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导致了学生的片面发展,一些认真工作对学生真心负责的教师,反而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放任学生自流的老师却成了好老师。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深刻领会?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从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去认识搞好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突出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牢牢占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这块阵地。

二、改进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确立思想品德教育为首的主导地位。

思想品德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功力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保证作用。因此,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必须更新育人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四坚持”、“四抓。”即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为首,抓“五育”并举,坚持面向全体,抓后进生的转化;坚持全程负责,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坚持全面丰收,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根本宗旨上。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人人都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增强全员思想品德教育意识。这种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共识,才是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改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学校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落实《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树立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一、小学思品学科教研组活动的任务制定?则

1、明确指向性?则。这一?则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小学思品学科教研组活动首先要坚持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服务,目的是为了通过活动提高学校思品学科教学质量,推动整个学科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捍卫学校德育主阵地不动摇。二是顺从校本教研的方向,切实通过学科教研活动来解决本校教学、教研、管理上存在的客观问题,做到“一切从学校出发,一切从问题出发,一切从学生出发。”

2、科学可行性?则。任务的制定之始,教研组一定要探索和遵?教育科研工作规律,解读小学生心智发展特点,任务的提出、确定、实施、总结和反思都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教育科学的基本?理。同时,还要兼顾学科组教师的职业素养、工作强度、定性定量管理、方法策略的选择应用等多方面的情况,让活动的开展、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等都能简便易行。

3、课题主导性?则。课题研究是教研任务的核心,我们要力求教研活动课题化。所谓教研活动课题化,是指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课题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学习活动和实践研讨活动等,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促进教师业务和教科研水平以及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小学思品学科教研组要针对当前的教研热点、难点,联系学校实际情况,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确立好教研课题,走课题化教研之路。

整个小学阶段呈现从他律到自律趋势。同时,小学生对抽象的道德概念准则的理解只能通过具体的道德活动来完成。小学德育活动设计必须从具体的现象把握渐渐上升到对本质规律的理解,因此绝不可一蹴而就。